子宮炎會對泌乳牛群帶來雙重傷害 2015-6-2 康美華社區:養殖有問題,專家來幫你! 康美華小編有話說以下內容均為各大報刊雜志網站的新聞分析得出,只找了個農牧局的同學幫助參考,本人也不是財經專業,也不從事相關行業,只想為信任我們、向我們咨詢的牧民兄弟做點什么,內容如有不當、不合理、不準確之處,請見諒。 作為一種相當普遍而且治療成本較高的產后疾病,子宮炎的影響是長期的。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指出:在干奶期,根據奶牛的采食行為和干物質采食量,有助于預測哪頭奶牛在產犢后發生子宮炎。 相對于健康奶牛,這些產后患子宮炎的奶牛,至少在產前兩周,就表現出呆在飼槽旁的時間較少,且干物質采食量較低。為了了解子宮炎對奶牛還具有哪些更長期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對之前兩項有關圍產期奶牛的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參與研究的奶牛均屬于經產牛,鑒定出43頭健康奶牛和16頭患有子宮炎的奶牛(排出惡臭,而且產后21天發燒達39.4℃)。 泌乳早期的子宮炎對奶產量有消極影響,而且一直持續到泌乳期第20周。患子宮炎且產量較低的奶牛,在產后前21天采食量較低。 患子宮炎的奶牛具有較高的淘汰率。相比健康奶牛,患有子宮炎的奶牛在泌乳期前12周內的淘汰率高達3.8倍。奶牛之所以遭到淘汰,主要原因是基于疾病情況和較低的奶產量的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