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雞育雛工作
1.1 育雛室準備 育雛室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能很方便地在持續加溫1d后任意30min內調控室內雞背高處的溫度到35℃ ,否則極易造成雞苗的擠堆致死,做到這一點可以使用地面或地下煤道,也可以使用帶排氣煙桶的煤爐,條件允許時也可用電加熱;二是能人為地調節通風換氣,而不是房舍內有孔、洞、縫造成的賊風侵入性通風,這項工作做得好,可以在夏天幫助防暑降溫,并減少賊風侵襲造成雞群發病;三是方便飼料入舍、糞便出舍和雞苗擴群,這項工作關系到減少勞動力數量和勞動力強度。地面養殖時還要求地面不潮濕。 具備上述條件的育雛室清掃沖洗干凈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密閉熏蒸消毒12~24h,再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所有用具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消毒后,方可接雛入室技術咨詢 15376360983 400--0098--101 1.2 育雛工作 1.2.1 飲水 育雛第1周用溫開水、其中加入防治腸道性疾病的藥物,如暢克寧,箭沙速寧和增強免疫機能的多種維生素增肥速效散、葡萄糖等。以后除非做免疫接種和清洗飲水器的需要,否則水不能間斷。 1.2.2 開食 雛雞出殼后24~36h,飲水后2~4h,約70%的雞苗有啄食跡象即可開食。 開食常用雛雞保健料,也可用碎玉米、小米、碎大米、碎小麥等,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每天 喂5~7次,1周后改每天喂4~5次,少喂勤添、要定人定時,培養條件反射。出殼后第4 天在飼料中拌些切碎的青菜或嫩草葉,約占飼料總量的1%左右,以后逐漸加大至20%~30%。 1.2.3 溫度 溫度調節以雞苗能自然散開為標準,一般第1周由35℃逐步調節到33℃ ,第2周再逐步下調至30℃ ,直到最后脫溫,此時雞苗約為20~30日齡。 1.2.4 濕度 室內濕度過大,將造成病菌數量增加,室內濕度過低,將造成雞苗脫水,所以應控制濕度在60%~65%。 1.2.5 光照 0~3日齡24h光照,幫助雞苗適應環境,4~14日齡光照16~19h,15日齡技術咨詢 15376360983 400--0098--101以后用自然光照。光照強度前強后弱,雞苗有啄肛、啄羽等啄癖跡象時,可調整用紅色燈泡來防止。 1.2.6 密度 0~4周齡,20~25只/m2;5~7周齡,15~20只/m2。 1.2.7 通風 以室內空氣新鮮為標準,但不能與保溫相矛盾。可在晴天中午溫度高時逐漸調整通風口大小,通風1~2h。 1.2.8 防疫衛生 主要根據當地疫情及母源抗體情況,按程序免疫雞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新特義合散)、傳染性法氏囊炎、傳染性支氣管炎(支康欣)等疫病。同時要注意衛生工作,要做到勤除糞、勤更換或添加墊料、勤消毒放養場所,應杜絕翻動墊料造成不良氣味充盈雞舍。 2 草雞放牧 脫溫雞苗可選擇晴天室外風小,溫度高時小面積適當放牧,第1次約在1h左右,以后逐步技術咨詢 15376360983 400--0098--101延長放牧時間,直至能全天候放牧,放牧時有以下幾項工作要注意: 2.1 放牧場地 根據雞群大小,應考慮足夠放牧場地,全天候放牧時,要有可飼牧草,如白三葉、紫花苜蓿、魯梅克斯、菊苣乃至小白菜、甘薯葉等。。如果放牧場地沒有牧草,可從其他地方獲取后投入放牧場地,放牧場地應有能緊急避雨和避陽的地方。 2.2 放牧技術咨詢 15376360983 400--0098--101 剛放牧時,雞苗太小,不應放入高出雞背的草叢中。放牧補料時,可以造成某種特定的聲響,培養補食條件反射,以利于收攏雞群。 2.3 疾病防治 主要是防治寄生蟲、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義合桿威)等感染和中毒。寄生蟲主要有球蟲(暢球消)、滴蟲、卡氏白細胞蟲等,一般有蚯蚓的地方就有可致雞病的寄生蟲。我們對剛放牧的雞苗用技術咨詢 15376360983 400--0098--101柴胡、常山的煎汁供飲水,做預防性驅蟲,并對放牧場地用0.02%燒堿溶液消毒,取得了較 好效果。 3 適時出售 我們在做市場調查時發現,群眾對育肥草雞的選購主要熱衷于三點:一是選體形成熟的雞,羽型不健全的草雞銷量不大;二是選腹內有黃脂的雞,多認為腹內有黃脂的雞是土法長期喂養出來的,味道較好;三是選母雞,認為母雞比公雞好。針對這三點,我們在對雞補料時多選用玉米,促進黃脂生成;并在1~2月齡時適當限飼,延長雞生長換羽時間,達到有4~5月的生長期;公雞與母雞隔離飼養,降低公雞生產成本且有利于母雞的育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