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10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羊的繁殖產羔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4-3 16:2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羊的繁殖產羔技術
羊的高頻繁殖產羔技術,是隨著規模化高效養羊,特別是肉羊及肥羔生產而迅速發展的高效生產體系。這種生產體系的指導思想是:采用繁殖生物工程技術,打破母羊的季節性繁殖的限制,可一年四季發情配種,全年均衡生產羔羊,充分利用飼草資源,使每只母羊每年所提高的胴體重量達到最高值。高效生產技術的特點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母羊的繁殖生產潛力,按照市場需求全年均衡供應肥羔上市,資金周轉期縮短,最大限度提高養羊設施的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便于規模化管理。
    母羊的12產或23產,是在充分利用現代營養、飼養和繁殖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繁殖生產體系。其技術原理與發情調控的原理相同。除了采用外源激素處理外,利用母羊產后發情的有利時機,抗孕酮的被動免疫等措施,也是提高母羊產羔頻率的有效方法。
母羊的12產或23產,主要是采用誘導發情和同期發情技術。在實施該生產技術時,必須與羔羊的早期斷奶、母羊的營養調控、公羊效應等技術措施相配套。
12產體系
12產體系可使母羊的年繁殖率提高90%-100%,在不增加羊圈設施投資的前提下,母羊生產力提高1倍,生產效益提高40%-50%12產的技術核心是母羊發情調控、羔羊超早期斷奶和早期妊娠檢查。按照12產生產的要求,制定周密的生產計劃,將飼養、獸醫保健、管理等融為一體,最終達到預定生產目標。從已有的經驗分析,該生產體系技術密集、難度大,只要按照標準程序執行,12產的目的可以達到。12產的第1產宜選在12月份,第2產選在7月份。與之配套的技術措施有以下幾種。
母羊繁殖的營養調控
一般說來,營養水平對綿羊季節性發情活動的啟動和終止無明顯作用,但對排卵率和產羔率有重要作用。
在母羊配種之前,母羊平均體重每增加1千克,其排卵率提高2.0%-2.5%,產羔率則相應提高1.5%-2.0%。羊的體重是由體形和膘情決定,而影響排卵率的主要因素不是體形,而是膘情,即膘情為中等以上的母羊排卵率高。
配種前母羊日糧營養水平,特別是能量和蛋白質對體況中等和差的母羊排卵率有顯著作用,但對體況好的母羊作用則不明顯。在此基礎上,在母羊配種前5-8天,提高其日糧營養水平,可以使排卵率和產羔率顯著提高。另外,日糧營養水平對早期胚胎的生長發育也有重要作用。在配種后一定時期內,過高的日糧營養水平會增大胚胎的死亡率;相反,低營養水平對胚胎死亡影響不大,但會使早期胚胎生長發育緩慢。所以,日糧保持維持機體的需要量有利于早期胚胎的成活和生長發育。
公羊效應
在新型的綿羊生產體系中,將非繁殖季節公羊和繁殖母羊嚴格隔離飼養,使母羊看不見公羊,聞不到其氣味,聽不見其叫聲。這樣在配種季節來臨之前突然將公羊引入母羊群中,24天后大部分的母羊出現正常發情周期和較高的排卵率。這樣不僅可以將配種季節提前,而且可以提高受胎率。在采用孕激素誘導發情時,可適當提高配種公羊比例,一般公母比例應達到15左右。
采集公羊尿,不加任何處理,以氧氣瓶為動力,用噴槍向母羊群噴灑,可以達到較好的同期發情率和雙羔率的效果。
羔羊早期斷奶
哺乳會導致垂體前葉促乳素分泌量增加,同時引起下丘腦“內鴉片”的分泌量增加,這兩者的作用使促黃體素的分泌量和分泌頻率不足。因此,哺乳母羊不能發情排卵。要達到12產的目的,必須重視羔羊的培育工作,盡早斷奶。
23產體系23產是國外20世紀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種生產體系,沿用至今。要達到23產,母羊必須8個月產羔1次。該生產體系一般有固定的配種和產羔計劃,如5月份配種,10月份產羔;1月份配種,6月份產羔;9月份配種,翌年2月份產羔。羔羊一般是2月齡斷奶,母羊斷奶后1個月配種。為了達到全年均衡產羔,在生產中,將羊群分成8個月產羔間隔相互錯開的4個組,每2個月安排1次生產。這樣每隔2個月就有1批羔羊屠宰上市。如果母羊在第1組內妊娠失效,2個月后可參加下1個組配種。用該體系組織生產,生產效率比11產體系增加40%,該體系的核心技術是母羊的多胎處理、發情調控和羔羊早期斷奶,強化育肥。
34產體系
34產體系是按產羔間隔9個月設計的,由美國Beltsville試驗站首先提出。這種體系適宜于多胎品種的母羊,一般首次在母羊產后第4個月配種,以后幾輪則是在第3個月配種,即1月份、4月份、6月份和10月份產羔,5月份、8月份、11月份和翌年2月份配種。這樣,全群母羊的產羔間隔為6個月和9個月。
35產體系
35產體系又稱為星式產羔體系,是一種全年產羔的方案,由美國康乃爾(Cornell)大學伯拉.瑪吉(Brain M agee)設計提出。羊群可分為3組,第1組母羊在第1期產羔,第2期配種,第4期產羔,第5期再配種;第2組母羊在第2期產羔,第3期配種;第5期產羔,第1期再次配種;第3組母羊在第3期產羔,第4期配種,第1期產羔,第2期再次配種。如此周而復始,產羔間隔7.2個月。對于11羔的母羊,1年可獲1.67個羔羊;若1胎產雙羔,1年可獲3.34個羔羊。
    機會產羔體系
該體系是依市場設計的一種生產體系。按照市場預測和市場價格組織生產,若市場較好,立即組織1次額外的產羔,盡量降低空懷母羊數。這種方式適于個體養羊生產者。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5-5-25 16:14:33 | 只看該作者
支持~~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23:3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