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腹瀉有救了 ——純干貨,養殖就是養腸道
仔豬斷奶是豬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剛斷奶的仔豬首先面臨的就是環境和 飼料的改變,仔豬通常表現為食欲差、易腹瀉、生長緩慢、成活率低,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集約化 養豬業的發展。 一、仔豬期存在的問題 1、消化機能不完善 出生1天的仔豬,胃重僅5g左右,能容納乳汁40mL左右;小腸長3.5~4m能容納100ml的液體。10日齡的仔豬,胃重增長到15g左右,容積大約增至150ml;小腸和大腸差不多增大近1倍。 2、不耐低溫 由于新生小豬機體內能量儲備不多及能量代謝的激素調節機能不全,對環境溫度下降極敏感。出生小豬的皮下脂肪很少,被毛稀少,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充分發育完全,提供熱能的體脂和糖原儲藏量少,因而抗旱能力極差。 3、生長發育迅速 小豬出生時的體重一半為1-1.5kg,經過兩個月的正常飼養,體重可達15-20kg,增加10倍以上。如此強大的生長能力是其他家畜所沒有的。 4、缺乏先天抵抗力,易得病 豬的免疫抗體是一種大分子的球蛋白物質,不能通過母體血管直接輸送給胎兒。所以,出生小豬沒有先天的免疫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病毒的侵染而3得病。
二、飼料中添加丁酸鈉能降低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率
腹瀉是引起斷奶仔豬發病和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而飼喂丁酸鈉能降低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率。 早在2012年,X.Ma等人利用IPEC-J2細胞模型,評估了丁酸鈉對治療因腸道屏障傷口愈合引起的腹瀉的效果。該研究使用培養細胞誘導的方法,用4mM 丁酸鈉治療傷口。該研究的結果顯示,用丁酸鈉處理的細胞能顯著加快傷口愈合。由此表明,丁酸對腸道粘膜具有保護作用,且丁酸能增強與腸道粘膜緊密連接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達,丁酸能加快傷口愈合的原因與它能維護腸道屏障的功能有關。該研究結果還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添加丁酸的試驗組中,腸道中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主要的抗氧化酶),及谷胱甘肽(非酶的抗氧化成分之一)的活性增強,而丙二醛(自由基介導的脂質過氧化損傷的標志)含量降低。該實驗論證了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丁酸鈉對恢復腸道的緊密連接具有重要作用。
三、養殖,就是養腸道
動物腸道是營養吸收與免疫的重地。正常情況下動物腸道內的正常菌群與動物的健康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與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ALT)的免疫機能密切相關,而GALT是動物最大的免疫組織,全身70%~80%的免疫細胞來源于此,可以說益生菌決定著動物免疫系統的成熟與發展。 腸道正常菌群不僅對動物的腸道粘膜起到菌膜屏障和競爭占位作用,還產生細菌素和有機酸排斥大腸桿菌等有害菌。同時益生菌刺激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產生的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能夠通過腸道血液循環游走到全身,預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在仔豬斷奶前后,合理利用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仔豬腹瀉,降低治療費用,不產生耐藥和肉品藥物殘留.還可以減少應激的發生,有利于仔豬的生長。
中國微生態制劑第一品牌寶來利來,主要從事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現有飼用微生態、畜禽微生態、奶牛微生態、反芻微生態、生物發酵、生物制品、生物原料等八大系列產品。18年來,寶來利來從一間芽孢桿菌實驗室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動物微生態制劑產品供應商及動物解決方案服務商,以超越同行的專業精 神和服務能力,獲得養殖界和飼料界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