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反芻獸疫是小反芻獸的一種以發熱、眼、鼻分泌物、口炎、腹瀉和肺炎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OIE將其列為A類疫病。病毒感染綿羊和山羊可引起臨床癥狀,而感染牛則不產生臨床癥狀。該病在密切接觸的動物之間可通過空氣傳播。
臨床癥狀:
小反芻獸疫潛伏期為4~5天,最長21天,自然發病僅見于山羊和綿羊。山羊發病嚴重,綿羊也偶有嚴重病例發生。一些康復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瘡樣病變。感染動物臨診癥狀與牛瘟病牛相似。
急性型體溫可上升至41℃,并持續3~5天。感染動物煩躁不安,背毛無光,口鼻干燥,食欲減退。流黏液膿性鼻漏,呼出惡臭氣體。在發熱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頰黏膜進行性廣泛性損害、導致多涎,隨后出現壞死性病灶,開始口腔黏膜出現小的粗糙的紅色淺表壞死病灶,以后變成粉紅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齒齦等處。嚴重病例可見壞死病灶波及齒墊、腭、頰部及其乳頭、舌頭等處。后期出現帶血水樣腹瀉,嚴重脫水,消瘦,隨之體溫下降。出現咳嗽、呼吸異常。發病率高達 100%,在嚴重暴發時,死亡率為100%,在輕度發生時,死亡率不超過50%。幼年動物發病嚴重發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防治措施:
1.羊舍周圍用消毒藥每天消毒兩次。
2.使用羊疫康配合刀豆素肌肉注射,1次/天,連用2-3天。
3.針對懷孕的母羊按照治療量每天分兩次注射。兩天后化膿的部位出現結痂,結痂后完全恢復正常。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