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5日報道,馬來西亞馬六甲州政府計劃在巴也明光興建高科技養豬場,一勞永逸解決養豬場造成污染及發出異味問題,新養豬場預計可在2017年底落成。
馬六甲州農業及企業發展委員會主席哈山拉曼指出,高科技養豬場將以私人融資計劃的方式進行,并將向荷蘭的養豬場看齊。
他說,州政府常會接到巴也明光(Paya Mengkuang)一帶的居民投訴養豬場造成環境污染,因此便成立了特別小組研究解決方案,讓豬農經營符合環保標準的關閉式養豬場。
“關閉式養豬場會以焚化方式處理豬只排泄物,避免環境污染。這樣居民就不會再受臭味困擾。”
哈山拉曼表示,這個高科技養豬場一旦成功,馬六甲州將是馬來西亞首個采用最衛生養豬模式的州屬。
養豬場一直是馬六甲州政府面對的棘手課題,州首長依德利斯哈倫曾因為巴也明光養豬場不遵守獸醫局規定造成嚴重污染,要求執法單位嚴厲取締。馬六甲州政府2014年也因為關閉宰豬場,引起豬農強烈抗議。
養豬場在馬來西亞是敏感課題,因為豬是回教徒的禁忌之物,但卻是不少華人養家活口的支柱,也是飯桌上的常見菜肴。過去曾有一些馬來西亞領袖要求銷毀全馬各地的養豬場,令華族豬農大為不滿。
據報道,馬來西亞曾于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期間爆發嚴重立百病毒事件,奪走了106條人命、200多人受感染,其中大部分是豬農,致使內閣下令關閉霹靂和森美蘭州受影響的養豬場及銷毀約100萬頭豬只,以控制疫情。
此次立百病毒事件重創馬來西亞養豬業,馬來西亞各地的養豬場此后大幅減少,森州更是全面禁止養豬;新加坡也因此不再進口馬來西亞豬肉。來源:環球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