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產氣莢膜桿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本病發生于7天以內,以2-3天發病最多。病羔是主要傳染源,病源隨糞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母羊體表和乳頭,健康羔羊經消化道,臍帶或傷口傳染。其特征是劇烈腹瀉和神精癥狀,死亡率很高,給羊業帶來嚴重的危害。
(一)臨床癥狀
潛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頓,垂頭弓背,不吮乳。腹脹腹痛,腹瀉,糞便呈粥樣或水樣,顏色呈灰白色,黃色或黃綠色,惡臭。病羔虛弱脫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亂,臥地不起而發生死亡。
(二)病理變化
真胃內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充血,發紅,潰瘍,腸子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心包積液,心內膜有出血點,肺充血或瘀血。
(三)診斷要點
7日齡以內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診斷為羔羊痢疾。
(四)預防與治療
1、搞好圈舍清潔衛生,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防止受涼。吃足初奶并合理哺乳,防止饑飽不均。圈舍和用具可用萬毒殺5%來蘇兒消毒。
2、神針999注射液,每頭每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腸炎寧注射液,每頭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