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種雞料鈣含量不穩定,檢查配方、所用石粒質量都沒問題,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以下聊天記錄來自畜牧人配方師qq群的聊天紀錄,希望能夠給大家有所啟發。
【潛水】北京-反芻營養
是不是加工方面的問題。
【潛水】鄭州禾豐毛先利
混合均勻度。
【潛水】叢中笑
懷疑加工方面的因素,混合均勻也在檢測。
【潛水】北京-反芻營養
嗯,檢測結果怎樣?
【潛水】叢中笑
兩噸混合機,混合時間由原120s ,調為90s,避免石粒沉降的問題,不過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傳說】福建青云客
這是取樣方法的問題吧,石粉粒度分布在什么范圍?要是每次取樣2克,其中石粉的顆粒數可以計算一下。
【潛水】叢中笑
石粒60目篩通過率大于90%
【傳說】福建青云客
那應該不是粒度問題。
【潛水】叢中笑
關于取樣問題,作為一個可能引發的因素,我們準備再規范一下。
【傳說】福建青云客
粒度分布窄了,反而容易分層。
【潛水】北京-反芻營養
添加過程是不是有問題。
【潛水】叢中笑
添加方式考慮過,準備嘗試人工添加。
【潛水】北京-反芻營養
是啊,大家是怎么解決物料分級的問題的。
【傳說】福建青云客
60-100目的,就比60-160目的容易分層。
【潛水】北京-反芻營養
那在生產上應該怎么處理呢?
【傳說】福建青云客
別光找生產上的毛病。有些問題生產上是解決不了的,讓配方師調寬粒度分布。
【潛水】叢中笑
很好的思路。如果,將石粒換為石粉,會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傳說】福建青云客
粉比重約2.6,石粉比重約2.6。比飼料原料重一倍多。
【潛水】叢中笑
這么說,也是難以避免分層問題了?
【傳說】福建青云客
尤其是重鈣粉,是石頭直接機械粉碎的、做石子的工藝,之后篩分。越是大顆粒,比表面積越小,越是粒度均勻,越是下沉。如果你是禽料、必須大顆粒,那也要粗細搭配。
【潛水】叢中笑
現在廠內使用的就是重鈣粉。
【傳說】福建青云客
這要問你配方師,要求60-100目的多少量,能不能拿出一部分來把細度分布擴大。
【潛水】叢中笑
數據可以很快統計出來。力度分布是比較集中的。
【傳說】福建青云客(12459192)
讓配方師去雞槽子里看看,掃掃槽子底稱一下有多少顆粒重鈣是白加了的,把這部分用細粉替代還能起點作用。
【潛水】叢中笑
嗯,這一點倒是忽略了。
【傳說】福建青云客(12459192) 16:30:35
要經常下地干活喲,同志們
【傳說】福建青云客(12459192) 16:46:13
群里有人說過雞槽子底部總是剩下石粉,大家七嘴八舌討論過一通。
真實答案今天才出來。就是分層的問題。
【潛水】叢中笑
采食過程中分層是難以避免的,采用石粒影響應該說不大。
【傳說】福建青云客
兩個分層要綜合起來考慮。
【傳說】福建青云客
混合不均勻,會造成不同包裝的產品含鈣量差異;運輸過程分層,造成每個料槽中飼料含鈣量的差異。
【潛水】叢中笑
兩方面因素
【傳說】福建青云客
同一料槽內的分層,剩余的石粉、雞還吃不吃?
這部分剩余的石粉如果總是大于前面那些變異,那前面就不重要了。
【潛水】叢中笑
這邊的種雞采用石粒,槽內不會剩余,如果是石粉的話,應該采食難度太大。
【傳說】福建青云客
剩余的石粉也全部吃光?那前面就重要了;剩余石粒,雞會吃光嗎?
【潛水】叢中笑
準確的講,空槽時,沒有石粒。
【傳說】福建青云客
如果剩余石粒雞也會吃光,那前面的變異就必須解決。
【潛水】叢中笑
看不到,化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出的鈣變異較大。
【傳說】福建青云客
尤其是按照雞場喂料習慣,打開一袋總是從一種方向倒過去,那,前面的雞就倒霉。
飼料取樣標準,不大適合顆粒料的混合料。
就像開始說的,每兩克待測樣品,計算出來就有差異的話。要想測定準確,就要50克為單位取樣,超細粉碎后再取待測樣。一只雞一次吃多少料?只要每次進食的數量內沒有明顯變異,那飼料的實質性品質就沒問題,剩下的就是對付飼料取樣標準了。我是習慣優先對實質性品質負責,法規行規總是滯后的。
【潛水】叢中笑
采食量上來說,滿足了鈣的需求;產蛋成績和蛋質量都正常,還是回歸到檢測數據上。
【傳說】京普羅頓王統石
誤差多少?超過8%?
【潛水】叢中笑
約10%左右
【傳說】京普羅頓王統石
10%沒有問題,動物自身調整,在20%以上
【潛水】叢中笑
自身調節能力是有的
【傳說】京普羅頓王統石
只是化驗檢測,有用戶找你們麻煩。
【潛水】叢中笑
不過是短期的快速調節,沒收到投訴。
【傳說】京普羅頓王統石
本身設計3.5%鈣含量,實際需要量不超過2.5%,因此10%,是浪費多還是浪費多多的問題。
【潛水】叢中笑
我們這邊應該是浪費多多的問題。
【傳說】京普羅頓王統石
反正石粉不值錢,吃了排出來,母雞要辛苦一下而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