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8月下旬開始,(江西九江)修水全豐鎮傳出市場新鮮豬肉有鉤蟲的消息。一時間,當地很多居民不敢買豬肉吃。當地有關部門經過多次取樣檢測發現,貌似軟蟲的物質其實是豬的毛細血管。但由于該謠言已在坊間傳播多時,環繞在當地居民頭上的“鉤蟲豬肉”陰影還沒完全消失。9月24日,修水縣全豐鎮畜牧站工作人員仍在走村串戶辟謠。
8月底,修水縣全豐鎮出現傳言,內容大致是:近期暫時不要食用豬肉,因為豬肉攜帶一種寄生蟲。這條消息在該鎮迅速傳播開來。不少將信將疑的居民不敢買豬肉吃。
坊間傳言散播不久,當地貼吧也有人稱:“在江西和四川的一些地方,豬肉里大面積出現鉤蟲,此蟲是寄生蟲的一種,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后面還附上了一些“蟲子”的圖片。
傳言導致修水市場上豬肉銷售量明顯減少,不少經營者干脆歇業。在修水縣城,豬肉銷售也受到影響。修水縣城唯一的生豬定點屠宰場——修水惠康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瞿永忠介紹,公司平時一天可屠宰80多頭生豬,但近段時間生豬屠宰量明顯減少。
9月10日,修水縣畜牧水產局動物衛生監督所對豬肉進行了取樣檢測,結果并沒有發現異常。該所負責人說,經檢測,從肉眼觀察這些線狀物外形可能像蟲,其實屬于豬的毛細血管或結締組織。他稱,在市場上購買的豬肉,只要蓋有檢疫章,市民就可放心食用。
為了讓居民安心食用豬肉,全豐鎮畜牧站在各村張貼通告,并召開各村干部會議辟謠。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開展科普知識宣傳。24日,該鎮畜牧站站長冷清來告訴記者,由于此前謠言發酵多時,豬肉銷售行情仍不看好。
真相已經大白,這的確是一起典型的網絡謠言。但當地不少居民和養殖場老板稱,短時間內,豬肉銷售行情難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記者注意到,此謠言早在2002年就已經出現,媒體和政府部門也多次報道辟謠。除了改變地名,內容如出一轍。省社科院專家認為,謠言考驗政府危機公關的能力,政府部門應主動攻破謠言,而不是等到謠言已“深入人心”了,才被動辟謠。政府部門應該及早將謠言消滅在萌芽狀態。謠言止于真相,更止于“治者”。
來源:江西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