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豬場常用的偽狂犬疫苗主要是基因缺失苗,基因缺失苗也是當前豬場根除、凈化偽狂犬病的主要手段。豬偽狂犬病滅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已經相對成熟,而病毒載體重組疫苗、核酸疫苗、亞單位疫苗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本文就豬偽狂犬疫苗的種類作詳細介紹。 一、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將豬偽狂犬病毒接種于雞胚或細胞,當病毒滴度達到要求時收獲病毒,滅活后加入相應佐劑制成的滅活疫苗。 二、自然缺失弱毒疫苗(活苗) 弱毒活疫苗是將分離到的野毒株經非豬源細胞反復傳代,或適應雞胚,或加入致突變劑在高于一般的培養溫度條件下,在細胞上反復傳代而獲得的疫苗,如目前使用較多的Bartha、Buk毒株。 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PR弱毒凍干疫苗(Bartha-k61)是一種gI/gE雙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由于該基因缺失而進一步阻斷弱毒株回復毒力的可能性,所以大大提高了這種弱毒苗的安全性。 三、基因工程疫苗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豬偽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也獲得了極大的進步,豬偽狂犬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病毒疫苗。 (一)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 豬偽狂犬基因缺失主要包括對與毒力相關的基因如TK、RR、gE、gl等基因的缺失以降低病毒毒力;對糖蛋白基因如gG、gC、gD等基因的缺失以引入選擇標記或阻止感染性病毒的產生,從而致弱豬偽狂犬病毒,同時又保持其較強的免疫原性。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研制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 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指缺失PRV一個主要的毒力基因TK基因獲得的疫苗。TK基因缺失疫苗不僅能較好地免疫豬只,而且免疫豬后還可以通過PCR的方法將免疫接種豬與自然感染豬區分開來。但是,僅缺失TK基因不能用血清學方法區別開免疫接種豬與自然感染豬。為此,科學家們又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可以用血清學方法將免疫接種豬與自然感染野毒的豬相區別。 (二)亞單位疫苗 亞單位疫苗是利用PRV保護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系統中表達所獲得的產物制成的疫苗。 (三)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是指將編碼外源蛋白質的核酸表達載體注射入機體,以激發機體產生針對外源蛋白質特異性的免疫應答。 優點:能克服偽狂犬病病毒的潛伏感染,安全性高,免疫期長,而且能激發細胞免疫。 (四)重組疫苗 重組疫苗主要包括以腺病毒為載體的重組疫苗和以豬痘病毒為載體的重組疫苗,目前處于研發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