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剝薄殼蛋的原因有很多,飼料營養、溫度、光照、生理因素等,這里主要介紹生理性因素。
一、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的雞,蛋殼質量不同,如土種雞蛋殼較厚,外來品種雞蛋殼較薄,易破。所以,可用選種手段提高品種的蛋殼厚度,減少破蛋率。
二、產蛋問題
一般雞場上午8時左右飼喂,白天血鈣濃度高,蛋雞在成蛋過程中鈣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產的蛋殼較厚。而上午10時前產的蛋通常是在夜間形成的,夜間母雞多處在休息狀態,采食量很少,血鈣濃度較低,所以上午產的蛋一般蛋殼較薄。母雞在較長時間內連續產蛋,易導致生理機能衰退,常使蛋殼變薄或產軟殼蛋。所以,提高飼料質量,增加動物蛋白質飼料,并常曬太陽,加強飼養管理,促使蛋雞盡快恢復生理機能,才能確保雞群正常產蛋。
三、甲狀腺機能失調及換羽
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薄殼蛋或軟殼蛋。喂3天~5天甲狀腺素片能很快使蛋殼變硬。母雞換羽期間生理變化較大,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采食3天~5天,可加速人工換羽,很快恢復產蛋并提高蛋殼質量。
另外雞的產蛋質量受雞的年齡影響,一般較老的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喂養2年為宜。對于產蛋率不高且質量不好的蛋雞應及時淘汰,以免影響養殖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