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豬價漲的很迅猛,不是小幅上漲,而是歷史罕見的往上跳,有的地方甚至一天漲1元/斤。”芝華數據高級分析師袁松6日告訴記者。
受國家收儲、節日效應和生豬存欄量減少等因素提振,4月下旬開始,生豬價格出現回升。最近一星期的漲幅就接近10%,廣東多地收購價甚至超出7元/斤,較五一節前飆漲近40%。
“五月拐點”,是生豬行業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即每年不論豬肉價格是漲是跌,在絕大部分年份,遇到5月都會出現“拐點”。今年5月,生豬價格的回暖是對前期下跌的報復性反彈,還是豬周期反轉的開始?
對此,業內觀點出現旗幟鮮明的對峙。樂觀者認為,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逼近生豬生產需求“警戒區域”,豬周期底部基本確立;悲觀者認為,生豬養殖行業仍未擺脫深度虧損,供應過剩壓力仍重,此次豬價逆襲,只是大周期中的階段性波動,而非新的周期拐點。
豬價日漲4.7元/斤
“由于五一期間消費拉動,市場豬量出現缺口,價格上漲,從而帶來養豬戶預期的變化,5月2日到6日,4天時間廣東地區達到30-40%的增幅。”湖北某國際生豬流通企業合伙人5日表示。
據生意社監測數據,節后生豬價格觸底反彈,5月7日國內外三元生豬平均價為11.24元/公斤,較5月6日均價10.97元/公斤上漲2.46%.而銳奇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6日廣東生豬價格為12.72元/公斤,較前一日廣東省生豬價格漲2.36元/公斤,漲幅為22.8%,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甚至達到15元/公斤。
“春節前后流行性腹瀉及五號病造成仔豬大量死亡,生豬出現階段性斷檔。4月末生豬出欄量同比下降、目前生豬出欄體重普遍偏小、市場供應偏緊、養殖戶壓欄惜售等諸多利好均導致生豬價格出現反彈。”生意社生豬產品分析師李文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上漲是對前期豬價太低的報復性反彈。據悉,自豬糧比于去年11月跌破6:1后,生豬養殖行業連續4-5個月處于虧損狀態,目前平均單頭虧損300-350元。而在4月政府收儲和五一節日期間消費的拉動下,豬價出現了情緒性的爆發,全國豬糧比也上漲至4.66:1.
而繼3月末國家啟動6.5萬噸凍豬肉收儲工作后,將于近日啟動第二批冷凍肉收儲工作,盡管這對豬價中長期影響不大,但對市場情緒有明顯影響。
“可能是8.8萬噸,不及去年第二輪的9.37萬噸。在這個豬價上漲的環節收儲,將對短期豬肉價格上揚起到刺激作用,同時對養殖戶的心理影響較大,壓欄惜售的情緒會加重。”中糧期貨研究員陳建業表示。
豬價反轉仍需“運氣”
豬價的迅速上漲給處于深度虧損區間的養殖業帶來新的希望。生豬市場是否能在二季度迎來周期性拐點?對此,業內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在豬周期過程當中,能繁母豬是決定供給的最終要素,母豬產能的下降被看作豬周期能否反轉的重要指標。據農業部監測數據,截至3月底,中國生豬存欄量為43416萬頭,環比持平,同比下降2.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791萬頭,環比下降1.6%,同比下降5.1%。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已分別連續下滑5個月、7個月,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河南某大型生豬預警中心總經理表示,一季度母豬補欄量環比下降63%,同比下降59%;母豬淘汰率2月份保持20%的環比增長,3月份保持7%的環比增長,4月份保持至3%的環比增長,母豬宰殺量維持在40%的同比增速,預計后期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并持續至6月份。豬周期拐點已經明確,周期性底部已經在4月份出現。
而中糧期貨研究員孟金輝認為:“目前生豬價格超跌反彈,延緩了能繁母豬的淘汰。據農業部數據,2010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降至4580萬頭的低點,這才有豬肉價格長達1年半的上漲,這才是所謂的拐點。據此推算,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將2010年8月低點仍多200多萬頭。生豬價格上漲加上國家今年的二次凍豬肉收儲,大型農牧企業的逆勢擴張,必然導致能繁母豬淘汰大大延緩,也即拐點仍未到來。”
袁松則表示,因為豬價漲得太猛,養殖戶虧損從之前的300元/頭左右下降至100元/頭以內,壓欄情緒非常嚴重,短期供應會非常緊,但幾天后會慢慢緩解。不過,未來4個月生豬供應會持續減少,而預計消費回歸正常,9月后或會有季節性的回升。4月的豬價應該是最低點,之后是整體回升態勢,進入新的周期。來源: 中國證券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