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臨時癥狀及防治
分娩后幾天至數周內發病,精神沉郁,食欲反常,初期拒食精料,吃少量粗飼料,后期食欲廢絕,瘤胃蠕動減弱或停止,反芻、噯氣紊亂。泌乳下降或停止,明顯消瘦,嚴重脫水,皮膚彈性降低,被毛粗亂無光澤。病牛站立時拱腰,垂頭,眼半閉,有時眼瞼痙攣,步態不穩,易摔倒。有的病牛興奮不安,搖頭,呻吟,磨牙,肩胛及肷部肌肉不時抽搐,或前奔,或后退。排出球狀的少量干糞,附有粘液,或排出帶臭味的軟便。呼出氣和擠出的乳汁有丙酮氣味。體溫一般正常,或偏低。
預防:飼喂含足夠蛋白質、能量和微量元素的全價日糧。對于泌乳期的牛更要如此。牛既不能營養不良,也不要過于肥胖。妊娠后期,限制擠奶次數,飼喂優質牧草,避免飼喂發酵青貯。分娩前后,可投喂丙酸鈉,每次120克,每天2次,連用10天,預防效果較好。在管理上,要做到廄舍清潔,冬暖夏涼,空氣流通,牛床干燥,環境舒適。妊娠后期,應在平坦運動場做適量運動。此外,對前胃疾病、真胃變位、產科病和各種中毒病等,應早期確診,及時治療,以減少繼發生酮病的發生
治療:補充葡萄糖,每天不少于1000克,口服或靜脈注射。也可用丙酸鈉、丙三醇250-500克,內服,每天2次,可收到較好效果。還可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100-200單位,氫化潑尼松0.2-0.4克或地塞米松10-20毫克,1次肌注,若與葡萄糖溶液并用,療效更好。為解除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500-1000毫升,1次靜注。維生素A每千克體重500單位內服,維生素C2克、維生素E1000-2000毫克,1次肌注,可收到一定輔助效果。有神經癥狀的,可用水合氯醛或氯丙嗪等藥物治療。
多咨詢可以在‘禽畜網’在線提問。(本文摘自:中國禽畜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