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1月份持續下跌的行情相比,二月份以來,國內豬價走勢較為平穩,部分地區毛豬收購價格甚至略高于節前。當然,由于目前豬價水平總體偏低,養殖效益依然處于虧損格局中。目前,部分養殖戶期望市場能夠通過自動調節而非政府調控,加快落后能繁母豬的淘汰,使市場進入新的平衡階段。
春節長假過后,各地的生豬市場恢復交投,但總體成交情況較為有限。由于節后市場消費階段性減弱,以及社會肉品供應較為充裕,目前各地的屠宰場收購力度較為有限。近一周以來國內毛豬出欄價格大多集中在5.6-7.0元/斤之間,東北地區價格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經過前期的集中性拋售,春節過后,多數地區的大豬存欄量出現明顯下降,大部分地區大豬存欄量在1成左右,但也有少數養殖場因虧損嚴重而出現壓欄意愿,期望節后市場豬價能夠止跌企穩。此外,據本網了解,局部地區仔豬補欄積極性略有抬頭,一方面是仔豬價格跌至低位,目前補欄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豬市表現出企穩筑底的跡象,部分養殖量偏少的養殖戶開始少量試探性補欄。
盡管近期國內豬價止跌企穩,但目前豬糧比依然處于中等虧損區間。截止至第7周,國內毛豬均價12.45元/公斤,玉米均價2350元/噸計算,豬糧比在5.30:1,連續第四周處于虧損區間,養殖戶普遍虧損100~200元/頭。
按照《預案》來看,在豬糧比持續低于6:1之后,各地政府會適時展開調控措施,增加豬肉儲備。不過,部分養殖戶表示,由于豬肉收儲大多屬于定點收儲,對于豬肉有一定標準,預案的推出僅能對豬市起到心理上的撫慰,而養殖戶則更愿意通過市場自我調節,加快能繁母豬的淘汰來達到市場新的平衡。來源:搜豬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