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畜牧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自1992年至今,我國的肉類和蛋類產量躍居并連續保持世界第一。畜牧業的持續性發展帶動了諸如獸藥行業、飼料行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國獸藥行業發展至今已初具規模,目前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近600家,產值突破800億元。2001-2012年我國獸藥行業工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以上,我國已成為獸藥行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獸藥行業報告顯示,2008-2012年,我國獸藥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均保持著逐年增長的態勢。2008年,獸藥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88.66億元和326.67億元;到2012年,行業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了802.52億元和811.02億元,說明我國獸藥行業五年來發展狀況良好。
一、技術發展趨勢前瞻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獸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主要從生物技術發展趨勢、化學獸藥技術發展趨勢、中獸藥技術發展趨勢這三個方面概述民我國獸藥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二、需求趨勢前瞻
獸藥行業直接服務于畜牧業,畜牧業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情況將直接決定獸藥行業市場需求的增長。
(1)經濟動物基數大,獸藥市場規模穩步上升
我國是畜牧業大國,養殖經濟動物的群體數量龐大,對獸藥的需求旺盛。我國經濟動物的飼養規模居世界前列,肉禽蛋產量已經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根據畜牧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42%;而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例均在50%以上。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將推動經濟動物規模的穩步上升。
(2)規模化、集約化養殖促進獸藥市場需求
我國畜牧業正處于由農戶散養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重要時期。
規模化養殖比例的逐步提升將極大地促進畜牧業對獸藥的需求,而且更加有利于規模大、產品質量好、注重與客戶雙贏的獸藥企業發展。一方面,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大幅度提高了養殖密度,增加了疫病傳染幾率,并使疫病的傳播速度更快、危害也更大。規模化養殖必須通過更加嚴格的疫苗接種預防和藥物治療來降低疫病發病率。另一方面,規模化養殖企業更加注重科學飼養方式,具有更強的動物疫病預防意識,同時也更加重視獸藥產品質量、獸藥企業的品牌及信譽。
(3)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促進獸藥需求快速增長
近年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促使政府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國務院通過的《輕工業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重視食品衛生安全。隨著食品衛生標準的不斷提高,對動物產品體內藥品殘留量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將促進生物制品和高效安全獸藥需求的增加。
(4)特種經濟動物、寵物的快速發展為獸藥市場帶來新的空間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和社會結構的變化, 獸藥新增了許多市場需求。比如,居民多層次的需求促進特種經濟動物養殖量的快速上升;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生活習慣推動寵物的數量大幅上升。特種經濟動物和寵物數量的增加將成為獸藥行業新的增長點。
(5)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決定了獸藥市場空間的發展
隨著養殖規模擴大以及養殖環境的區域性差異,動物疫病流行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新疫病種類不斷增多,病原變異加速,新的血清型不斷出現,多病原混合感染增多。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促進了獸用生物制品、新獸藥的發展,同時也推動獸用制劑品種的多樣化。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受上述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年獸藥行業仍可維持8%左右的平均增速,行業仍處于較快增長階段。
目前,我國獸藥細分產品以化學藥品為主,所占比重均在70%以上,但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疫苗為主的生物獸藥快速增長,所占比重也持續上升,由2007年的23%上升至2012年的29%左右,預計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替代化學獸藥。到2017年,生物獸藥市場規模可達到366億元,所占比重也將上升至30.54%左右。
摘自:中國畜牧網
該貼已經同步到 立佳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