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3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專家建議推進轉基因玉米產業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1-14 09:5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 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魏艷)由于國內大豆生產難以滿足養殖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強勁需求,近年進口大豆數量劇增,以致國內市場基本為國外所控制。作為三大谷物之首的玉米能不能基本自給?會不會成為“大豆第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表示,當前我國玉米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玉米進口已呈逐年遞增、難以遏制之勢,未來可能出現數千萬噸缺口,推進自主研發的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是有效解決手段。


  據黃大昉介紹,近年我國玉米生產保持波動性增長態勢,2012年總產已達到2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拉動,飼料用糧剛性增長,工業加工用糧快速發展,玉米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玉米進口已呈逐年遞增、難以遏制之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預測,今后國內玉米需求將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長,而玉米單產增速僅為2.2%。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FAO)有專家提出,國際上衡量畜牧業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指標之一是玉米的人均占有量。中國玉米人均占有量從2008年的126.4公斤已增至2011年的140公斤,2015年后將很快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約為207公斤。202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5億,如以人均占有量200公斤計算,屆時玉米需求總量將達2.9億噸,而我國目前玉米產量尚不足2.1億噸。據此推算,中國未來可能出現數千萬噸的缺口。


  黃大昉表示,國內近年玉米總產雖然逐步增加,但靠的是擠占其它作物種植面積而非本身單產水平的提高。眾所周知,未來我國繼續擴大玉米耕地面積已無可能,實現玉米自給,唯有通過提高單產來增加總產一條路可走。“這將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保障糧食安全,避免重蹈大豆進口覆轍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在黃大昉看來,推進自主研發的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是緩解玉米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轉基因生物新品種選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大大增強了我國玉米的科技支撐能力,加快了新品種研發進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優于國外的植酸酶玉米已成為標志性成果之一。這一產品可以降低環境中磷污染40%和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30%而受到廣泛關注。此外,國內還分別自主研發了可與國外同類產品抗衡的抗蟲和抗除草劑的轉基因玉米,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保障玉米增產、降低農藥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改進耕作方式等綜合效益。上述產品均依據相關法規進行了科學、嚴格的安全性評價,分別獲得了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或允許進行生產試驗,其環境與食用安全性完全能夠得到保障。”


  黃大昉認為,上述轉基因玉米品系多已進行技術轉讓,為國內種子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開發創造了良好條件,預計推廣之后年增效益可達數百億元之巨。
  據了解,目前國際玉米市場基本上均為轉基因玉米,主要玉米出口國美國轉基因玉米占據出口量的90%,阿根廷、巴西則為100%。
  (文章來源:人民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08: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