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年規模化養殖場疾病發病趨勢:
1、2011年冬爆發全國范圍的腹瀉;
2、2012年豬丹毒抬頭,冬季腹瀉不減;
3、2013年豬丹毒在廣東、湖北等地爆發;偽狂犬陽性率急速上升;冬季腹瀉仍頻發,較2011年有所下降;
原因分析:
1、腹瀉: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尤其是2011年母豬補欄速度極快,而甚多養殖場硬件遠達不到要求。腹瀉的核心原因是溫度濕度控制的不到位與生物安全漏洞。至于2011年爆發大規模腹瀉的直接原因,本人不詳。
2、豬丹毒:本人愚見:豬丹毒的出現是豬群抗體水平紊亂的一個信號,而近兩年的豬丹毒發生,與藍耳、豬瘟、圓環脫不了干系。究其原因,是豬場微生物菌群紊亂,豬瘟、藍耳隨之侵入,豬群處于極度亞健康狀態,豬丹毒開始肆虐。
3、偽狂犬:近兩年規模化養殖場檢測結果表明,偽狂犬野毒陽性呈顯著上升趨勢,尤其是2013年。部分數據顯示:發生過流行性腹瀉的場,偽狂犬陽性率較高,而出現偽狂犬陽性的場,都做過返飼。
通過對偽狂犬的跟蹤調查,部分專家得出結論,本人亦認同:自2011年的腹瀉迫使大家采用了返飼手段進行控制,而不嚴格的返飼方式造成了偽狂犬野毒的傳播。
同理:不嚴格、合理的返飼方式,造成了豬群微生物菌群的紊亂,從而導致近兩年豬瘟等疾病的隱形感染,最終導致了豬丹毒的肆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