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響枯草芽孢桿菌作用的因素 枯草芽孢桿菌的芽孢進入豬的腸道復活后,要與豬腸道正常菌相互作用,要通過復雜的生理、生化過程從而導致其作用的產生,影響其作用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大方面: 1、豬腸道正常菌群的組成。枯草芽孢桿菌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影響宿主腸道正常菌群的組成而起作用的。如果動物本身已自然獲得大量芽孢桿菌菌群,就不會有顯著的作用。 2、制劑種類。液態制劑和粉制劑才能滿足豬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況下的使用。 3、使用程序。不管采用何種使用程序(連續使用或脈沖使用),一旦停止后,產品的效應均消失。 4、豬的年齡。豬在新生期、斷奶期、成年期,腸道中的正常菌群、生理狀態和免疫狀態都不一樣。對仔豬使用,其效果要比生長后期的豬效果明顯。 5、質量保證。產品出廠時應有足夠的芽孢菌數,以保證在規定的貯存期內能達到發揮良好作用的必需活菌數。 二、在生豬生產上正確應用枯草芽孢桿菌 鑒于枯草芽孢桿菌的應用存在許多的制約因素,其效果的好壞很多時候不一定就是產品的質量問題,所以我們要用公平、公正的態度來對待這樣的科技產品,使其在 養豬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作者通過長期的實踐和大量的對比,并借鑒了國內同行的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下幾點看法,供同行參考。 1、單位活菌數不一定越多越好。很多生產單位片面追求單位的活菌數量,每一克含量從200億到1000億的都有,但是對于枯草芽孢桿菌而言,關鍵是看芽孢含量和在豬的消化道內的復活率,特別是對高溫、酸的耐受力才是關鍵。 2、添加量不是越大越好。根據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們自己的實踐,枯草芽孢桿菌在豬 飼料中每頭每天能采食到2~ 6億個較合適,采食過量的情況下反而會降低豬的生長性能。 3、國外的菌種不見得就一定比國內的好,菌種選育技術國內已相當成熟,并且相對于外來菌種也更具安全性。所以沒有必要到國外去引種或迷信國外的產品。我們公司豬場多次把國內的不同廠家的產品和某國外的產品做過對比,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優勢,倒是價格比國內同類產品貴多了。 4、生病的時候才用已經遲了。枯草芽孢桿菌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源于它長期地使用并絕對維持在腸道里的優勢群體。它不同于抗生素,確切地說這個產品屬于保健的范疇,需要全場、全群、長期的添加,而不能當作藥物治療使用。 5、可以與抗生素協同治療疾病。抗生素由于其殺菌效果、重復性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多少年來一直被作為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在防治常見疾病、促進豬只健康成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豬體內的正常菌群也遭到破壞,此時應及時引入枯草芽孢桿菌,通過其獨特的益生作用,使紊亂的腸道菌群平衡得到恢復,此所謂微生態制劑與抗生素的協同作用。 6、別希望立竿見影。養豬朋友都希望這樣的產品能夠立竿見影,實際情況是枯草芽孢桿菌在一個場使用的時間越長,生產指標改善越明顯,使用的范圍越大,疾病風險越小、效益越高。我經常看到很多的這方面的試驗報告,往往都是在30-60天內出的結果,生產水平的改善都在2-5%左右,就是時間太短的緣故。 7、不僅僅能夠解決單一的問題。在產品推廣過程中,有的客戶希望能夠有效控制拉稀,有的客戶希望能夠減少棚舍里的臭氣,也有的客戶希望控制呼吸道疾病等等。這樣的產品這些問題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解決,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效果越來越好。 8、不是所有的菌株都是安全的。有報道已篩選到耐藥菌株,筆者認為此舉必須慎之又慎,因細菌的耐藥性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研究表明,耐藥菌的發展主要是由于耐藥質粒的轉移和藥物選擇性抑制所致。質粒存在于細菌細胞中,是一種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支配耐藥性的質粒又稱R因子,帶有多種耐藥性的質粒又稱多抗性質粒。R因子不僅可將耐藥性轉移到同種細胞中,還能轉移到不同種、不同屬的細胞中。所以,必須對耐藥菌株的耐藥機制進行系統的研究,如果由于細胞特殊化學結構而影響藥物的滲透造成的耐藥性則不會相互傳遞,這種耐藥菌株可以使用,如該耐藥性是由R因子控制,為避免耐藥菌株的泛濫,此類耐藥菌株盡量不要使用。 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抗生素和其他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管理和限制,綠色養殖、有機養殖將會得到大力的推廣。枯草芽孢桿菌可以抓住這一機遇,大力的發展。目前,枯草芽孢桿菌的研究重點將會是結合基因工程手段,改造、篩選有特定用途的菌種,如抗菌肽的生產,并將其應用于大規模的生產。同時,還可以和其他菌種合理搭配,使其功能更強大,為健康畜牧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