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jpg (136.3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1-8 16:08 上傳
今年年初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規定,“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并首次提出了“家庭農場”概念。中國農業部官員曾表示,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中央的政策是養殖業改變的風向標,自從文件出臺后,各地紛紛開始推廣家庭農場,我們來看看畜牧業方面的動向。
【甘肅張掖網】年58歲的高臺縣宣化鎮站南村村民趙琦經營著一個面積120畝地的家庭農場,還飼養著100多只羊和200多只鴿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農場主"。當地大力推廣“"青貯氨化--秸稈育肥--糞便還田--草茂糧豐"的農業生態經濟循環模式。
【山西日報】太谷農民積極試水家庭農場,43歲的陳志吉是水秀鄉馮家堡村的養豬農場主。2000年,陳志吉瞅準生豬市場,在村內建立了第一個生豬養殖場,歷經10余年,當年的養殖場已成為頗具規模的“家庭農場”,現有生豬500多頭,母豬60多頭,年出欄800余頭,年投資120余萬元,年凈利潤30余萬元。
【廣西新聞網】《南寧市家庭農場申報認定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施行,只要達到相關的條件,就能申報家庭農場,當上“農場主”。比如,在畜牧類方面,要求農場具有一定的基本條件,這包含距離鐵路、公路、城鎮和居民區、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1000米以上;距離其他畜禽養殖場所1000米以上;距離畜禽屠宰場、畜禽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場所等區域2000米以上;非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風景名勝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內;有與其飼養規模相適宜的生產場所和配套的生產設施;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有對畜牧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具備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湖北農業信息網】5月23日,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令牌店村村民凌志輝,在當地工商所申領到了以“森鑫種養殖家庭農場”為名稱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成為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主”,成為武漢市第一個、湖北省第一批“吃螃蟹的”。
【新華網濟南】中國多個農業大省相繼出臺家庭農場扶持政策,給正在“困惑”中摸索的家庭農場主送了場“及時雨”,農場主普遍盼望政策盡快落實,中國的家庭農場發展或將迎來春天。
本網小編認為家庭農場其實是在中國國情的基礎上考慮“資源整合“,也是當前小型養殖戶的福音。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可能還得面對土地資源、當地政策以及農業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對此,小編邀請各位暢談對家庭農場的看法,歡迎您留下您的高見!小編將免費贈送《誰的家庭被農場照亮:家庭農場規劃建設與經營指南V1.2》電子版一份,供您參閱,請在您的精彩回復后面@您的電子郵箱。
鄭重聲明:不支持無意義的回復,謝謝您的參與!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