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png (15.55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0-31 10:32 上傳
編者案:沿著歷史巨輪的前進,技術含量比重高的畜牧業必將走向規模化,資源整合的未來。
新聞出版時間:2013年10月29日
美國農業部(USDA)上周公布的一份報告透露了一些令人吃驚的數字:美國生豬養殖場數量從1991年至2009年下降了70%,生豬存欄量保持穩定。
據ERS(經濟研究局)養豬場數目下降的數字表明,生豬經營規模擴大可能導致許多小的,成本高養殖場不再存在。
特別是,該報告提到豬場存欄數從92年(出售的或合同數目)的平均945頭增加到 2009年的8,389頭。專門的育肥生產商將他們的產品共享則從1992年的22 %增加到2004年的77%,而出生到育成養殖場的產品共享從65%降到18%。
2007-2009年較高價格的玉米和豆粕將將飼料成本提高很多,經濟研究局的報告說。
從1982年養豬場生產力由于生產規模和技術創新大幅提高。自1982年來養殖場規模的增加幾乎占據了養豬業生產力增加的一半。
這個報告中的數據來自美國農業部對1992年,1998年,2004年和2009年美國養豬生產者的調查。每個數據奶牛的摘要描述了依據規模,企業組織,區域和生產技術所劃分的養豬場生產方式的差異。
美國農業部鏈接: http://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UnCxmKIiT-M <http://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
整個報告.pdf
(2.51 MB, 下載次數: 135)
2013-10-30 15: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報告摘要.pdf
(66.72 KB, 下載次數: 20)
2013-10-30 15: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英文來源:pigprogress
譯者:IRIS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