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2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偏僻農莊名氣大 養豬數千污不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8-14 10:23: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豬場的豬糞尿發酵處理后,成了果樹、牧草的優質肥料;果園吸引游客前來采摘觀光,牧草用來喂豬……桐廬縣萬強農莊創造的這套種養結合的生態養殖模式,不僅較好解決了養豬場的污染問題,同時還帶來了比單純養豬更高的經濟效益。盡管農莊規模不大,卻吸引了省內外不少養殖戶、專業人士前來參觀取經。
  近日,記者來到萬強農莊,探索農莊出名的秘密。
  干濕分離,排放實現零污染
  萬強農莊位于桐廬縣分水鎮新龍村。出了桐廬縣城,小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繞了近1個小時,才來到農莊。放眼望去,山坡上都是郁郁蔥蔥的梨樹,枝頭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蜜梨。山腳下,綠樹叢中,露出幾排屋頂,那就是萬強農莊的養豬場。
  梨園里,四處拉著黑色的塑料管子,靠近梨樹的根部,管子被扎了小孔,噴出一串串細細的、晶瑩的水珠,將梨樹周邊的土壤都潤濕了。
  “澆的不是普通水,是營養液。”萬強農莊負責人錢萬強告訴我們,這些管子是從山頂上的蓄糞池接下來的,養豬場的豬尿液通過水泵抽上山頂的蓄糞池,再通過管道實現自流灌溉。
  50多歲的錢萬強身體硬朗,很健談,他帶著我們邊參觀,邊介紹他的創業經歷。錢萬強是杭州人,因為早年在桐廬當過知青,回城做生意賺了錢后,懷著回報第二故鄉的感恩之心,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新龍村承包山地種果樹,想通過自己的創業帶領當地的鄉親致富。
  “當時條件很差,不通路,山上的土層薄,果樹種下后,幾年都不長。”錢萬強告訴我們,后來他找到了浙江大學的教授。教授到現場查看后,告訴他,山上土壤太貧瘠了,要想種好果樹,得養豬,用豬糞來改良土壤。“所以,我是先有果園,后有豬場,養豬是為了種好果樹。”
  現在的萬強農莊占地700多畝,其中,500畝是果園,種了桃、李、梨等果樹,200畝種瓜菜以及黑麥草等青飼料。豬場年出欄生豬最高可達7000頭。
  穿過果園,我們來到了山腳下的養豬場。在這樣的高溫天參觀豬場,我們有足夠心理準備。不料直到走進養豬場的大門,我們才聞到了異味,并不強烈。養豬場里,幾排豬舍看起來有點簡陋,但場區內外很整潔,路邊隨意種了一些雞冠花,火紅的花朵開得正旺。在豬場一角,一名工人正在操縱機器處理豬舍里清理出來的排泄物。
  錢萬強告訴我們,這臺機器是干濕分離器。豬欄里的排泄物通過機器實現干濕分離:豬尿液通過高壓水泵抽到山頂的蓄糞池里;分離出來的豬糞,經過發酵,再由工人運上山作肥料。順著他的指點,在場區角落我們果然看到了一個露天堆糞場,而場區里的異味也正是這個堆場發出來的。
  “豬場里的豬糞豬尿都被利用了,真正實現了零污染。”錢萬強有點自豪地說。養豬場所處的山谷比較封閉。“如果污染處理不好,常年累月下來,別說吸引游客來觀光,就是自己也沒法呆。”
  混合經營,規避風險收益高
  近兩年,由于生豬價格下跌,養殖成本攀升,不少養豬場出現了虧損。今年生豬價格有所回升,但仍然沒有走出低谷,據錢萬強介紹,“目前的生豬價格還抵不全養殖成本,養豬還是不賺錢。”盡管養豬不賺錢,但萬強農莊還是保持了上千頭生豬的存欄規模,這是“維持農莊正常運轉的需要”。不過,萬強農莊自有賺錢的門路。我們到達農莊的時候,看到農莊門口停著一輛大巴,不少游客準備上車離開。這些游客幾乎人手拎著一個竹編的小筐,里面裝著玉米、梨等農副產品。
  “這些都是來農莊休閑觀光的游客,這些農產品也是農莊自己生產的。”錢萬強告訴我們,隨著萬強農莊的名氣越來越大,現在來農莊休閑觀光的游客是越來越多了。“不光是桐廬縣城的,還有杭州來的。去年農莊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
  地處偏僻的小小農莊,為何有這么大的吸引力?按錢萬強的說法,關鍵是有特色。這個特色就是生態、綠色、有機。在萬強農莊,有機肥種出來的蜜梨汁多渣少味甜,同樣品種的梨,市場價兩三元一斤,萬強農莊能賣到6元一斤,而且根本不愁銷路,“大部分被采摘游的游客買走了。”
  “農業要混合經營,不能單一經營。單一經營風險高,混合經營有利于分散風險,還能取得比單一經營更高的綜合效益。”錢萬強認為,混合經營不是把不相干的產業簡單捏合在一起,而是要有機聯結。萬強農莊的多種經營都是圍繞養豬場展開的,利用養豬場的有機肥種植果樹、瓜菜,發展精品農業、觀光農業;利用果園、牧草場來化解豬場的污染,優化環境,吸引游客。
  現在,萬強農莊的收益主要來自三塊,一塊是養豬,一塊是果園,一塊是休閑觀光。這兩年,養豬效益不好,但果園和休閑觀光,每年仍有300多萬元的產值,收益不錯。
  “在我們農莊,豬場就是發動機。養豬效益好的時候,我們會擴大養殖規模,多養點豬;養豬效益不好的時候,我們會縮小規模,少養一點豬。但就是虧本,我們也不會放棄養豬。不養豬,就沒有有機肥,沒有有機肥,我們這個農莊綠色生態牌就打不下去了。”他說。
  農牧結合,生態養殖有新模式
  萬強農莊的生態養殖模式已經在當地推廣。現在,錢萬強的身份不光是萬強農莊的莊主,還是桐廬縣分水鎮嘉源生豬合作社的社長。這個合作社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戶有57戶,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養殖戶采用萬強農莊這種種養結合的生態養殖模式,種植基地超過6000畝。
  另外,不少外地養殖戶也前來萬強農莊取經,去年,甚至吸引了湖南的農業干部前來考察。就在我們采訪的當天,錢萬強一邊陪同我們參觀,一邊還忙著另外一件事。因為第二天,桐廬縣有關部門要在他的農莊里開一個座談會,內容就是總結推廣生態養殖的經驗,他得提前作些準備。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省農業廳首席專家戴旭明對萬強農莊的經營模式也非常肯定。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適度規模經營,堅持種養結合、生態養殖,符合當前浙江省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
  “污染是資源放錯了地方。養豬場的排泄物處理得不好,就成了污染環境的禍害;處理得好,就成了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的寶貝。”戴旭明告訴我們,現在對養殖場的污染處理,技術上已經很成熟了,關鍵是堅持種養結合、農牧結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他認為,萬強農莊的模式特別適合在山區推廣,因為平原地區人口多,土地資源緊張,特別像嘉興、衢州等地部分地區,生豬養殖密度過高,容易帶來污染。山區地廣人稀,環境承載容量大,發展生態養殖,既可以保證畜產品供給,也有利于養殖排泄物的就地轉化,促進山區農林結構調整和農民的增收,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來源:浙江日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2: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