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業在整個養殖業乃至大農業范疇中產業化程度最高,帶動相關產業最多,是出口創匯最大的一個產業,具有生產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經濟效益顯著等特點,它比其它畜牧產業,特別是比傳統的種植業更能體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企業贏利。它帶動了養殖業、飼料業、獸藥和生物制品、運輸業、餐飲業、加工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但肉雞養殖業有著不同于工業企業的特殊市場風險和疫情風險。一是由于成品為鮮活產品苗雞,必須當日銷售。二是行情好壞具有不可預測性。還有受國際貿易、相關商品的進出口和走私、國內飼料原料供應、苗雞供求關系、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建議為肉雞養殖龍頭企業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和扶持。 1對列入國家八部委認定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就養殖企業而言,現在普遍免征企業所得稅,這對原先只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享受的政策一下子放開了,不利于體現扶優、扶強、扶大,建議國家對列入考核的國家龍頭企業制訂扶助政策,以幫助養殖業集團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外向化拓展、國際化接軌。對當地經濟帶動作用較大,能顯著提高農民收益的企業,在龍頭企業專項資金中予以優先扶持;對培養地方家禽品種,提升產業品牌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在國家有關項目中予以優先立項;對家禽用飼料糧,糧食部門給予政策傾斜,以提升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 2平穩市場,進行總量控制 近幾年來,我國的養禽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市場大起大落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企業由于承受不了市場大幅波動退出養禽行業,得以生存的企業也因為市場的異常波動影響了正常的經營活動。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建議農業部對行業發展應有整體規劃。畜牧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從源頭上控制祖代肉種雞的進口規模,敦促在養祖代種雞準時淘汰,杜絕超齡服役。同時適度提高祖代種雞企業準入門檻,確保父母代種雞的數量和質量都能滿足市場需求。 3建立農業保險和風險基金,抵御市場風險 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當前我國農業保險基本上還處于空白狀態,農業面臨著市場和疫病兩大風險。而當風險發生時,除了國家和地方對突發事件有一定補償外,基本上都是農民自我承擔。農業龍頭企業雖然可以對農民給予一定的扶持,但畢竟能力有限,因此不能作為農業保險的主體。建議國家對農業保險予以立法,組織各商業保險企業承擔此項重任。國家也應當在財力上對參保企業和個人予以必要的財政扶持。 4進一步加強活禽交易管理 當前,我國城鄉市場活禽交易相當普遍,又缺乏嚴格的管理措施,給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發生和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建議國家在保留傳統活禽交易的前提下,從加強畜禽產地檢疫入手,強化各個環節上的管理,嚴格把好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上的關口,堵死一切傳播疫病的漏洞,并建立相應的產品質量追溯制度,以確保產品流通的安全、可靠。 5進一步加大畜禽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 畜禽糞便和病死尸體污染是造成農村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要把治理畜禽廢棄物污染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重點加以突破。建議國家對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實施生物沼氣工程等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并鼓勵和引導單位、個人加大投入,政府可根據投入治理的資金額度和實際治污績效,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以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6關于倡導畜禽集約化、小區化生產問題 鑒于當前農村畜禽生產仍以庭院經營為主,不利于疾病防控和安全食品生產的現狀,建議政府將推廣畜禽規模化、集約化、小區化生產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來抓,在輿論導向和資金扶持上向這方面傾斜,以全面提高我國畜禽健康養殖水平和產品質量安全,并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加快節能型社會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