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雞”的提法非常地錯誤,是在對一個行業缺乏了解和求教情況下,不尊重科學和客觀事實的提法。 肉雞的品種非常多,除了國內的三黃雞、北京油雞、麻雞等本地品種外,目前工業化飼養的肉用仔雞的 品種多為引進的國外品種。 主要有以下四個: 1.艾維茵,是美國艾維茵國際家禽有限公司培育的白羽雞,肉料比為1:1.91。 2.愛拔益加,原產地美國,一般簡稱為“AA”肉雞,肉料比為1:2.18。 3.羅曼雞,原產于德國,是羅曼公司培育的,肉料比為1:2.05。 4.星布羅,原產于加拿大,是加拿大雪佛公司培育的,肉料比為1:2.16。 5.哈巴德,原產于美國,是美國哈巴德公司育成的白羽配套系,肉料比為1:2.25。 6.狄高,狄高肉雞是世界箸名的肉雞品種,為澳大利亞狄高公司培育的黃羽配套肉雞,肉料比為1:2.25
2012年,我國白羽肉雞的養殖量達到46-48億只,黃羽肉雞的養殖量達到45億只。 針對各個肉雞收購公司的要求,肉用仔雞的出欄時間和屠宰體重不同。大致在35天——45天之間。 出欄時間的提前,不僅是育種家禽技術的體現,同時也是家禽飼養營養管理的體現. .家禽蛋白質營養的理念從80年代的粗蛋白質 營養發展到90 年代的氨基酸營養,發展到2000年代的氨基酸模型,以及近幾年應用的可消化氨基酸模型.這是逐漸跨越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