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們的印象中,豬圈和養豬場通常都是到處臭烘烘的。可是,年出欄生豬10萬頭還能達到環保零排放零污染的養豬場您見過嗎?昨天上午,增城首家年出欄量超過10萬頭的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在該市增江街大埔圍村開工建設。這是增城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平臺引進的首家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廣州市副市長、增城市委書記曹鑒燎出席昨天的奠基儀式。
b636f2408bdcd7b5bd8f77c2c6d884db.jpg (137.89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2-19 08:56 上傳
10萬頭豬沼氣發電夠自用
據了解,昨天開工建設的廣州德盛公司現代化生豬養殖場是增城市規劃建設的第一家年生豬出欄量10萬頭以上的現代化大型生豬養殖場。投資方介紹說,他們將實現養豬過程的“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費”。不僅如此,對于養豬過程中產生的豬屎尿,他們也將全部予以集中收集,并首先進行干濕分開處理。干的豬糞將用作原料,制造成有機肥,重新用于種植業領域,他們自己的基地使用不完的,還可以對外進行銷售。而濕的豬屎尿部分,則將通過配建的沼氣發電廠,進行沼氣發電。根據他們的測算,如果按照年出欄10萬頭生豬的規模計算,這個大型養豬場全部達產后,“豬屁股發電廠”每年沼氣發電總量將達到90萬度左右,基本可以滿足他們這個大型養豬基地項目的生產用電。
一年清拆養豬場近3000家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增城市的生豬養殖業處于粗放無序發展的狀態。到今年3月,已經發展到了多達7000多家“散小亂”養豬場。今年以來,增城市按照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的要求,開展了生豬養殖業的規范整治工作。他們首先大力規范整治“散小亂”養豬場。截至12月17日,增城全市共簽訂規范養豬協議書7008份,占總數的96.2%;清拆“散小亂”養豬場近3000家,發放能繁母(公)豬及生豬搬遷獎勵金381.46萬元和1849.502萬元,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
增城市有關負責人表示,昨天動工建設的大型生豬養殖場,對推動規范整治“散小亂”養豬場,促進增城市養豬業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有效保護增城生態環境等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來源:廣州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