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出欄生豬10萬頭,還能達到環保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費。昨日上午,增城首家年出欄量超過10萬頭的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在增江街大埔圍村開工建設。該項目投資2.27億元,預計明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
1.jpg (177.6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2-19 08:50 上傳
豬場用豬糞發電自我供電
據投資方英德市德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梁志宇表示,該生豬養殖場建成投產后,將建立“養殖—沼氣、有機肥—種植”的循環型種養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費”。“我們會先收集豬糞,濕糞建立沼氣發電廠,干糞作為有機肥可作種植用處理。”梁志宇介紹,增城這個10萬頭豬的養豬場規模可以自產過百萬度電,完成豬場的電力自我供給。
可填生豬供應的部分缺口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投資總額2.27億元,占地約600畝,預計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年出欄無抗三元瘦肉型商品豬10萬頭以上,可創造250多個就業崗位。該養殖場投產后,將計劃在2015年實現30萬頭豬的出欄量。
增城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年生豬出欄量有198.41萬頭,但按規劃2012年廣州的年出欄量應有260萬頭,尚有61.59萬頭缺口,因此,增城的養豬場建成后,將填補廣州市生豬供應缺口的六分之一,基本填補增城市因規范整治生豬養殖“散小亂”而造成的生豬供應缺口。
已整治3000家小養豬場
據悉,長期以來,增城市的生豬養殖業處于粗放無序發展的狀態,到今年3月已經有7000多家“散小亂”養豬場,不僅嚴重污染水源、空氣和土壤,還帶來了病死豬、潲水油等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群眾的強烈不滿和不斷的投訴。今年以來,增城市大力規范整治“散小亂”養豬場,截至12月17日,共規范整治“散小亂”養豬場近3000家。
來源:信息時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