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經驗給雞喂藥,盲目的對癥用藥,對癥療法雖是臨床常見的用藥方法。但對于一個數百只、上千只的雞群,有時可能出現多種臨床癥狀,如果不分主次,采取“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治療措施,很可能造成治療失誤。我們迅達康的技術人員經過討論列出以下幾種常見的錯誤用藥方法及危害,希望廣大養殖戶們引起重視。
一、長期用藥:從雛雞開食之日起,在整個育雛期乃至整個育成期的雞日糧中始終添加一定量的抗菌藥物。一是防治雛雞白痢等消化道疾病;二是作為生長促進劑使用。
二、斷續用藥:并非是按藥物療程全程用藥,而是以治療為目的,見病情好轉馬上停藥的用藥方法。由于治療不徹底,致使雞病多次復發。這種情況主要見于資金不足或無飼養經驗的新養雞戶。
三、頻繁更換藥物品種:這種情況多見于新養雞戶,當雞群發病時,治愈心切,希望藥到病除,常常一種藥物使用一兩天,不見明顯好轉又更換其他品種,結果拖延了病程。
四、超劑量用藥:有些老養雞戶防治雞病習慣加倍劑量用藥,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避免拖延病程,只要發現有中毒現象及時停藥,一般不會造成大的損失。而新養雞戶效法用藥,常發生嚴重的中毒死亡事故。
五、累加用藥:有的養雞戶治療雞病,當使用一兩種抗菌藥物療效不佳時,再增加藥物品種,甚者增加到5-6種。他們錯誤地認為,用藥品種多了可產生累加效應。而且認為這種累加用藥是劑量的累加,初次用藥劑量較低,如要不見效再一次次地加大劑量。
六、盲目對癥用藥:有些養雞戶,發現雞群中有喘鳴癥狀的,也有腹瀉癥狀的,就在飲水加入大環內酯類等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藥物,同時在飼料中拌入治療腹瀉的藥物。再者,把病毒性病當細菌性病大量投藥治療也是常見的事。
七、盲目聯合用藥:聯合用藥也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措施,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合理配伍,可擴大藥物抗菌范圍,提高治療效果。而有些養雞戶不了解藥物的抗菌 譜和理化性質,常隨意將兩種或多種藥物配合使用。如青霉素與小蘇打配合,青霉素與磺胺類配合;紅霉素與口服補液鹽合用等,都是禁忌的。
濫用抗菌藥的危害:
一、雞體抗病能力降低:飼料或飲水中長期添加抗菌藥物會使雞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一旦藥物劑量不足或停藥,則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而發生疾病。
二、雞體中毒:超劑量用藥、累加用藥、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以及長期用藥等,均易造成雞體中毒和腸道正常菌群失調,而致消化不良、腹瀉生長緩慢,嚴重者造成大批死亡。
三、抗藥菌株產生:使用抗生素時間長,或療程短、頻繁更換品種以及用量不足等,可使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而產生耐藥菌株。耐藥菌株可使多種抗菌藥物療效降低或失效。
四、藥物殘留與環境污染:長期大劑量、不加限制地使用抗菌藥物,致使畜禽產品(尤其是肉食品)藥物殘留嚴重超標,危害人的健康。一些不被腸道吸收的藥物,隨糞便排出而造成環境污染。希望獸醫及養殖戶朋友們能重視以上提到的問題,養出健康的雞,創造更好的效益!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我們迅達康的工作人員隨時為大家排憂解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