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0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網易高調宣布養豬,引發了無數的好奇心,但三年過去了,為什么遲遲不見丁磊養的豬出欄?昨天上午,浙江臺記者專程前往安吉探訪網易養豬場,為您揭開這些疑問。
網易養豬場在安吉皈山鄉洛四房村。這是一個青山環繞的小村落,最多的是竹子,空氣清新。一道水渠從村子貫穿而過,這是整個安吉的生活水源,將來也是"網易 豬"的飲用水源。網易農業事業部副總經理周炯說,這片1100畝的林地將成為養豬場的天然屏障。他們還為這片園區聘請管家。
周炯:現在上崗的有一位是我們內部的財務經理,外部的人還在選擇當中。可能養豬5、60畝地就夠了,剩下1100多畝地都是需要團隊來打理建設。
網易農業事業部經理林華松介紹說,他們將按照規劃建設液態飼料加工廠、豬糞污水凈化循環系統、豬舍溫度濕度調控系統等。
林華松:母豬舍、小豬保育舍也可以形象的比喻為是小豬的幼兒園、育肥舍,豬在育肥這里呆的時間是最長的,因為我們這邊豬要飼養8到10個月,最后從這里出欄。
如 此誘人的養豬模式,養出來的豬肯定差不了。因此在丁磊宣布養豬的消息一出,就吊足了胃口。但去年就有媒體跑去想嘗個鮮,結果不僅沒吃到豬肉,連豬跑都沒看 到。從2009年宣布到現在三年過去了,丁家豬到底長啥樣?在養豬場,記者看到的是一大片林地,生長著竹子、茶樹等作物,而這些作物原先就有,到現在也沒 改變模樣。在豬場的東北角,有幾個成型的豬舍,水泥地面上搭起了鋼筋,長方形的豬舍,都是全架空的,像"空中樓閣"一樣。在整個養豬場,記者沒有看到一頭 豬。在眾目睽睽之下養豬三年,為何至今連豬都沒有進場?有人認為,網易要么是在作秀,要么是利用養豬搞房地產、套補貼。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在接受記者 電話采訪時是這樣解釋的。
丁磊:做一件項目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哪怕種一棵桃子林也要三五年才能長果實,養一頭豬也不是三五個月就能吃豬肉。我們要專注于把產品做好,這個是最重要的。
網易事業部副總經理周炯說,他們正在探索第三代養豬模式,按照這種模式,他們訓練豬定點進食、休息、排便,連豬吃的飼料都是液態供給的。
周炯:有人說養豬實際上是個簡單的事情,蓋個房子就可以。但實際對我們來說,要做一個模式非常難。現在的城市居民對豬肉品質、安全性、健康度、口味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品質會成為一個關鍵詞。正是因為如此,網易想探索一個第三代的養豬模式。
對于占地1200畝的養豬場,為何養豬只用50多畝,丁磊也做了回應。
丁磊:1200畝地為什么只養這么些豬?因為那個地不是平地,都是山林地,75%以上的地全是山頭,道路都是我們自己開的,我們不想給當地財政添麻煩。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比許多人想象的要來得多得多。
但 是,按照現在的工程進度,丁家的"尖子豬"什么時候才能上市呢?據了解,網易豬將在今年年底進場,最快明年年底可以上市,預計出欄量2萬頭。近年來,工商 資本紛紛進駐農業領域,部分項目存在圈子地嫌疑。對此,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農經系教授郭紅東認為不能一概而論,重要是看行動。
郭紅東: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浙江也確實很多工商資本進到農業去,投資農業,做得好的也有不少,但是也不排除,確實有一些公司利用這個名義出現投機的行為,關鍵是進來了這個過程中,有沒有按照加強監管,真正讓它能夠投入到農業,這個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來源:博亞和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