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生豬腹瀉經常侵襲豬場,由于原因較多,疾病的種類也很多,本人整理一下有20多種,(見下表)所以診斷和治療都顯得比較棘手,本人治豬病又是外行,多種豬腹瀉防治還是看大家的,僅就本豬場兩次發生傳染性胃腸炎用‘反飼’的過程來交流交流。
截圖165.png (29.42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26 12:12 上傳
所謂‘反飼’就是將發病豬的腸和糞便感染妊娠母豬而產生免疫力,通過初乳保護仔豬,這種方式叫‘反飼’亦叫人工感染。 第一次在2006年11月13---22日發病傳染性胃腸炎,9天連續發生12窩,開始在3日齡乳豬發生兩天后陸續死亡,產一窩3--4天后就陸續死亡,12窩產活仔153頭,共死亡94頭,死亡率達61%。 發現病情先用常規治療: 口服補液鹽 補充維生素c 豬干擾素加轉移因子(大連三儀產)分別肌肉注射治療。 肌肉注射鹽酸黃連素5ml,2次/日。 或鹽酸環丙沙星2.5ml/kg體重。效果都不理想。 在發病的第5天乳豬大批死亡,用病死豬的內腸(用剪刀弄碎)和發病豬糞便加入所有妊娠母豬飼料中飼喂即‘反飼’。經過‘反飼’三天后的妊娠母豬所產的乳豬再不感染。 第二次是去年12月份產活仔338頭,斷奶僅有180頭,死亡率47%。開始認為是博卡病毒感染(因為當時全國報道流行),后經治療無效改‘反飼’而結束疫情。 國外豬場防控流行性腹瀉及傳染性胃腸炎一般都是使用反飼的方法。國內也有不少大豬場用此法,認為效果良好。但反飼同樣存在問題,據了解,反飼方式雖然能有效地預防腹瀉疾病,但是豬場受到腹瀉病毒的嚴重污染且始終在強毒控制之下,腹瀉發病率雖然降低但常年發生。有些專家并不認同此類做法,望各位豬友提出自已看法交流交流。
老牛牛
2012.10.26.中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