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碧見到記者感嘆萬千,豬肉價格賣得低,卻被同行排擠,這是那門子的事?
日前,貴陽市黃金路菜市場冷鮮肉專賣店開的業第二天,便被菜市場的同行堵住了店門。而李忠碧就是專賣店的負責人。
李忠碧告訴記者,她后來得知是因為店里的冷鮮肉價格低廉,搶了豬肉攤主的生意,才遭圍堵的。“我們店里的豬肉都是從肉類加工企業直接運來的,少了許多中間環節,加之試運營的促銷價,各種肉品價格比市場內的每斤要便宜兩元左右。”
李忠碧說,專賣店門面費每月四五千元,比農貿市場內每個月兩三百元的攤位費要貴得多,起初的促銷活動是想吸引一部分顧客,薄利多銷。對此,黃金路菜市場的豬肉販趙師傅告訴記者,冷鮮肉專賣店開業后,農貿市場內的豬肉銷售量直線下降。“以前一天可以賣一頭豬,目前只能賣半頭左右,而且有些肉好幾天都賣不出去。原來有70多家豬肉攤,現在只剩下不到20家了。”
攤主們普遍認為專賣店離農貿市場太近,應該“遠離農貿市場”。“在路邊賣低價,這就是不公平競爭。”然而,對于農貿市場內的商戶圍堵冷鮮肉專賣店的做法,市民幾乎都認為“不妥”。
目前,該菜市場大部分豬肉攤都關門歇業了。有商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冷鮮肉專賣店目前每斤肉的售價是10.8元,到屠宰場宰殺的價格是10.2元,加上中間的運輸費等,最終的成本價在10.8元~11元,售價在13元左右。“專賣店的售價就是成本價,人們當然愿意到他們那兒購買。”
事發后,貴陽市工商、商務等部門立即召集雙方代表進行座談協商。工商分局有關人士認為,冷鮮肉店的手續都齊全,屬于合法經營,相關部門不能強制要求其到指定的地方開店。最終,商戶們對此表示認可。至于價格低的問題,物價部門將對雙方的進貨渠道等進行調查,最終向社會公布。如果不存在低于成本價進行銷售,則是公平的價格競爭。
貴陽建和貿易公司營銷總監郭秀武指出,平價肉店的出現是市場競爭的必然趨勢,商販不能因為在利益空間爭奪中處于劣勢而抵觸競爭,干擾市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