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日開始平陰伊利開始要求凡是給他們供奶的小區都必須統一飼喂正大、普瑞那、六和、利和四種飼料。更有甚者我們的小區老板給養殖戶說如果不喂這幾種料就不讓擠奶。而且伊利還要檢查。
作為收奶的,只負責檢查奶的指標符不符合公司的規定就行了,如果我們的奶不符合規定可以拒收,讓我們自覺整改。但是為什么要管我們用那家飼料呢?這明明就是霸王條款嚴重損害奶農的利益。我們養殖戶作為乳品第一生產者,根本沒有話語權,乳品加工企業讓我們怎樣就怎樣,否則說不收我們的牛奶就不收了。長此以往必將會打消奶農的積極性。
在奶牛養殖中成本的百分之70來自與飼料。伊利這樣做顯然把奶農最后能支配成本的權利給拿走了。養牛奶價你們說了算,飼養成本你們說了算,奶農怎么能增加收益。
招標后的飼料價格不降反升。我們小區只統一讓用德州六和飼料,同樣六和企業的代號1824奶牛泌乳料買2450元每噸,而我們小區統一后的德州六和1824奶牛泌乳料卻買2540元。因為招標導致壟斷,因為統一導致腐敗,因為飼料企業和乳品企業以及牛場老板的利益分配導致飼料漲價,養殖成本不降反升。
再問,如果只用這幾家飼料牛奶能不出問題嗎?如果出問題算伊利的嗎?奶牛到底是吃了精飼料還是粗飼料還是其他輔料才能出現黃曲霉毒素?這些都是值得懷疑。牛奶出現黃曲霉毒素并不是什么品牌飼料的原因,如果再好的飼料保管不善同樣會霉變,粗飼料也可以引起黃曲霉毒素超標,那你伊利為什么不把奶牛吃的草也給統一了呢?把奶牛給統一了更好!
現在是個自由的市場經濟時代,作為奶農誰給的奶價高我給誰供奶,誰的飼料好價格又合理我用誰的料,而作為乳品企業應該是誰給的奶合格我就收誰的,誰給供的奶質好我就給誰的價格高,只有這樣才是良性競爭促進行業發展。
據說飼料招標都在秘密進行 。并沒有向社會公告,只是內定。這說明他們知道這樣做違反壟斷法。在中標的飼料里面的確有優秀企業,但這些企業在市場的占有率卻很低,還有的企業根本沒有任何資質,甚至都沒有化驗室。這分明都是‘錢’在說話。而優秀企業被擋在門外??梢哉f飼料企業成了被宰的“山羊”。飼料企業為了把送出去的錢掙回來,可想而知飼料價格了,最后都轉嫁到了最底層的養殖戶頭上。
利益巨大:要想中標飼料企業必須上交20萬元押金。其實飼料企業還需要準備不少資金來打通關系,否則片區經理根本不予上報。在此間,伊利蒙牛乳業各位經理賺了的不少,據內幕人說:一個小小的片區奶源經理就要收2萬現金。至于主管的奶源部長就不用說了。在奶牛飼料市場飼料企業不下100家,可想而知,任何企業都能拿出20萬的不成問題。飼料招標競爭是相當的激烈,要想中標,必須交錢。
養殖戶的無奈:現在養殖戶沒有任何的選擇權,即使他們的中標飼料的價格再貴,質量再差也必須用?,F在的養殖戶沒有任何發言權,包括奶價和自己使用的飼料。
希望伊利的奶源部長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把我們的民族給毀掉!一杯牛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這樣下去你還養牛嗎?還有那杯牛奶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