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今年縣上給我拿出5000元投入奶牛場養奶牛,既不要我們操心,每年還可拿到1000元的利潤,5年后還要把5000元還給我?!比涨?,陜西省寶雞市隴縣城關鎮小溝村三組貧困戶李定海逢人便高興地說。據悉,這是隴縣今年創新扶貧模式,實施“企業+基地+農戶”奶牛托養產業扶貧項目,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隴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貧困人口相對較多。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扶貧資金效益,隴縣在充分調研和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推出了“企業+基地+農戶”奶牛托養產業扶貧模式,就是由財政向貧困戶每年投資5000元產業扶貧資金,貧困戶通過縣扶貧辦將資金統一投入到中標奶牛養殖企業,由企業配套資金購買育成奶牛一頭進行養殖管理,前4年向托養貧困戶每年兌付生產利潤1000元,第五年企業向貧困戶兌現6000元后項目終止。在飼養過程中,出現奶牛因病或其它原因死亡時,不影響企業向貧困戶的各項兌現。合同到期后雙方可以協商繼續合作,開展托養經營。
據了解,這種‘企業+基地+農戶’的新扶貧模式,既解決了貧困戶沒有技術、飼養管理水平低的問題,又可解決飼養戶大量的人力、資源的投入問題和養殖風險問題,更有利于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實現“一舉三得”。
“現在養牛省事多了,到手的錢卻增加了,政府真正為咱窮人操上心了?!痹摽h城關鎮麥棗村文昌定高興地說。
據悉,該縣今年共為城關鎮小溝村、東風鎮焦家坡村等14個村的160戶貧困戶發放產業扶貧資金80萬元,第一批“企業+基地+農戶”奶牛托養產業扶貧項目已全面啟動實施。
來源于好養殖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