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尤其是飼養生態豬絕對是朝陽產業。鹽城阜寧生態豬聲名遠播,暢銷全國。在阜寧養生態豬,肯定會獲得豐厚的利潤?!?月15日,記者來到位于板湖鎮的金泰生態豬養殖有限公司采訪,公司總經理張泰寧激情介紹,“現在連網易CEO丁磊、武鋼集團、中糧集團都投巨資養豬,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只要我們堅持自繁自養,強化過程管理,降低成本,一定會獲大利?!?
說起張泰寧,可不簡單,他可是名副其實的“博士豬倌”。張泰寧今年29歲,身材高大魁梧,精力充沛。2008年6月,他畢業于西安交通學院工商管理系,獲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畢業后,張泰寧應聘入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科技園一家企業做行政管理工作,年薪15萬元。由于出色的行政管理,他很快升任公司的行政主管,還擁有公司的0.8%股權,成為一名“金領”。然而張泰寧并未“安分”,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和實地考察后,2011年8月,他與蘇州客商共同投資3000多萬元興建了這家生態豬養殖公司,計劃年出欄生態豬5萬頭。目前,已建成生態豬舍25幢3萬多平方米,現存欄原種豬300多頭,有大約克、長白、斯格等不同品種。一個工商管理的博士,一個干得風生水起的高科技企業行政主管,為何鐘情養豬,甘為“豬倌”?這個“門外漢”能“侍候”好這些豬?在參觀過程中,張泰寧向我們談起了他的“養豬經”。
【豬經】
養豬定會有回報。 過去,不少人眼光淺,豬價上漲,拼命搶購苗豬;豬價下跌,恨不得馬上拋掉老母豬,養豬總是賺不了錢。其實,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養豬一定不會虧。養豬就類似炒長線股票,無論豬市如何起伏,始終堅持自繁自養,逐年擴大規模,終會有回報。2008年下半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生豬價格一路下跌,許多養豬大戶紛紛縮小規模,有的甚至賣掉母豬,出去打工。后來,國家開始貯備豬肉托市,豬肉價格逐步上揚,尤其是去年因物價上漲,竟上演“豬瘋狂”,每頭豬的利潤在600元以上,堅守下來的養豬戶賺得盆滿缽流。
【感言】
豬價波動是正常的,這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豬市場有低谷,也有高峰,關鍵看我們如何去從容應對。低谷時,割肉賤賣,洗手不干,實屬不明智之舉。要知道,大家都賣豬,市場就會形成短缺,豬價也會見底,很快會上漲。只要“潛伏”下來,堅守住,經受住市場的陣痛,就能“守得云開見日月”。一旦抓住了機會,豬也能上演“瘋狂”回報。
【豬經】
選擇飼養優質豬。要改變養豬不賺錢的狀況,就必須在豬品種上多花心思。我們就是選擇杜洛克等良種公豬與大約克、長白、斯格等優質母豬雜交豬種,然后把雜交種的母豬再與另一個良種公豬配種,孕育出的后代就會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就會滿足人們挑肥揀瘦的需求,受到青睞,豬價也會得到保障。
【感言】
養豬也要有精品意識。我們不光在生態上做文章,還要在品種精挑細選上下功夫。盡管有些品種適應性強、飼養方便,但整體瘦肉率較低,豬價也難以上得去。“大路貨”不會降低養殖成本,只會壓縮盈利空間。
【豬經】
防疫最能降成本。養豬成本,除了正常飼料、人工等以外,還有一個因素通常被人忽略,那就是豬感染各種疾病帶來的損失。如若造成豬大面積死亡,那這期豬的成本就會大幅上升,指望盈利就不可能了,所以防疫就是降低成本。我們建立了一支本科學歷以上的防疫團隊,及時跟蹤觀察分析、防控豬疫情,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降低成本。
【感言】
養豬最重要的就是講究科學,不能靠運氣。過去粗放式養豬肯定越來越難。雖說豬的疾病種類很多,但只要防疫到位,就不會發生疫情。寧可在防疫上多花些錢,莫要等到疫情傳播開了就追悔莫及,防疫才最能降低成本。
【豬經】
養豬是門技術活。養豬絕對是一門技術活,不是人人都會養豬。我們這里除了有全縣最好的豬舍以外,還有最完善的豬人工受精設施和配套人員,以及專業的飼養人員。就說產仔豬吧,我們有豬B超、產床、保育室等,母豬受孕后,有專人給它定期消毒,45天左右通過B超檢測是否“空懷”;100天讓母豬上定位欄,以防流產;產前20天,讓母豬做產前運動,然后上產床接生。仔豬一生下來,先進保育室再投奶,25天后斷奶投料飼養,每一步有科學嚴格的管理措施,會侍候豬,才能養好豬賺到錢。
【感言】
事事細留心,處處皆學問。過去,人們常懶養豬,不講究,靠撞大運,效益低。有不少人養豬只圖能賺點錢,很少想到去購進現代化的養豬設備,很少去鉆研養豬中的大學問,提高科學養豬的水平,結果年年歲歲花相似,一朝蒙損消不起。養豬只有以科技為本,精細管理,才能養大豬,獲大利,養豬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越美好。
轉載: 好飼料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