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yl 于 2012-8-1 23:42 編輯
當前,養豬生產面臨的處境越來越艱難,這是這個行業里每一個從業者的共識,不論是散戶飼養或者規模養豬場,都有共同的感受,豬為什么越來越難養?怎樣才能把豬養好?我們來看:
1、豬病越來越多,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是當前養豬難的第一位原因
養豬生產的危害最為嚴重的豬瘟變成非典型了,又出現多種嚴重危害養豬生產安全的豬病:藍耳病(還在發生變異)、圓環病毒感染、偽狂犬病等等,感染形式復雜化,要么是混合感染,要么就一定會是多病原的繼發感染,所以,養豬人都抱怨:豬越來越難于飼養,控制疫病非常難!
2、免疫抑制類病毒是造成豬群持續感染的真兇
1996年,我國開始流行藍耳病,自此,豬病的流行和危害“更上一層樓”,由于藍耳病病毒,還包括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豬流感病毒,都可以影響豬的免疫功能,又稱為免疫抑制病毒,一旦被這類病毒感染后,豬的免疫能力下降,免疫應答水平降低甚至喪失,因此豬完全被暴露在多病原包圍的環境中,結果只能被感染發病。
3、高生產力水平的瘦肉型豬對飼養管理條件有更高的要求
現在養豬生產采用工廠化生產工藝,對豬品種要求很高,要求產仔數量多、生長速度快等等。現代的瘦肉型豬品種的遺傳潛力可以實現這樣的目標,但在配套設施不全和養殖者觀念陳舊的養殖形勢下豬群的健康水平是每況愈下,疾病頻頻爆發。
4、抗生素濫用導致豬的肝腎損傷嚴重
在養豬生產中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作為預防保健的常用藥,抗生素在動物體內分解代謝必須要經過肝臟和腎臟,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抗生素會直接造成肝腎的嚴重損傷,肝腎是動物體最后一道健康保護屏障,以至于豬的免疫機制受到抑制,病原體和致病因素不能被排除,直接導致機體發病,造成養豬生產的巨大損失,諸多的因素致使我國養殖業面臨一次又一次危害和災難。
5、霉菌毒素中毒導致我國養豬生產雪上加霜
霉菌毒素影響問題,在傳統養豬生產中基本沒有什么影響,但現代養豬那就是一個大事情了,傳統養豬的模式下,飼料的使用量很少,加上品種因素,霉菌的危害還不是很突出?,F在的養豬生產在高密度、工廠化、新品種短期出欄的形式下,豬群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外加飼料原料的霉變現象非常嚴重,一旦被疏忽就可能出現問題,2006年出現的高熱病,誘發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污染玉米。霉菌毒素能直接導致豬群的免疫抑制,出現母豬流產、假發情、死胎、弱仔、腹瀉等病癥。
6、繼承免疫的中斷
反復的消毒,大量的用藥,提供更加舒服的環境等,對豬長久健康是無意的,會導致一代更比一代抗病能力下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