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養豬戶.jpg (218.9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7-27 13:44 上傳
美國干旱導致飼料糧價格暴漲,給國內養殖戶帶來壓力。圖為長三角一糧油接運公司卸運進口大豆。
浙江在線07月27日訊 “這市場真讓人看不懂。按理,豬價跌,飼料價也該跌才對,但最近每進一次貨,價格就漲一次。”長興縣做飼料生意的黃秀英對近期飼料市場的反常走勢感到很困惑。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遭遇的一場罕見干旱天氣,加劇了中國的飼料企業和養豬戶的困頓。
飼料漲價之際,豬肉價格卻持續走低,生豬價格已跌破每公斤14元的保本價,不少養殖戶實際上已經虧損。
飼料價格瘋漲,生豬價格卻跌跌不休,浙江養殖戶的這個夏天有點糾結。
飼料企業很受傷
“豆粕價格漲得特別瘋,今天報價已經到了每噸4175元。”浙江一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浦琴華說。
豆粕瘋漲,首當其沖的是飼料加工企業。玉米和豆粕,是飼料加工的兩大主要原料。其中,豆粕占飼料企業原料的20%左右,玉米占60%左右,剩下的就是魚粉以及其他原料。“玉米價格也在漲,只是相比豆粕要溫和一些。目前采購的東北玉米價格每噸在2600元噸左右,比一個月前漲了50元左右。”
浦琴華算了筆賬,因豆粕等飼料原料糧價格的大幅上漲,公司每生產一噸飼料成本要增加120元左右。“目前生豬市場行情也不好,我們不可能將這些增加的成本全部轉嫁到養殖戶身上去。所以,每噸飼料實際出廠價只提高了50元左右,這意味著公司每生產一噸飼料就要少賺70元。”
“飼料加工行業本身就是微利,這一減少,企業差不多就沒利潤了。”浦琴華說。
一星實業年加工畜禽飼料8500余噸,水產飼料4500余噸,是省內大型飼料生產加工企業之一,對飼料原料糧的需求量巨大。
有沒有想過通過期貨市場的套利來鎖定風險?對這個問題,浦琴華認為很難。“市場價格漲得有點離譜,波動的風險也在加大。企業現在能做的,就是快進快出,盡量減少原料庫存。在目前市場行情下,能做到不虧損就算不錯了。”
豬價下跌難保本
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對廣大生豬養殖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邊是飼料價格的瘋漲,一邊是生豬價格的節節下跌,養殖戶現在是兩頭受煎熬。”浙江新欣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偉東告訴記者,因為飼料價格的上漲,每頭豬的養殖成本至少增加了100元。
杭州市物價局的調查數據顯示,1至6月份出欄生豬平均價格呈現逐月下滑的態勢。6月份,杭州生豬平均收購價每公斤12.95元,已跌破目前市場公認的每公斤14元保本價。
面對此輪生豬價格的下跌,孔偉東認為,除了生豬行業周期性波動影響外,大量進口洋豬肉的沖擊也是重要原因。去年同期,國內市場生豬價格高企,刺激了生豬養殖業的規模擴張。出于穩定物價需要,簽訂了大量洋豬肉進口訂單。
孔偉東說,新欣公司目前還沒有出現虧損,這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飼養管理技術。“一方面,我們養的豬質量比較好,出廠價高一點;另一方面,飼料都是自己加工的,成本相對低一點。但即便這樣,目前也只是處于勉強保本的狀態。”
而對一些中小規模的養殖戶來說,日子就難過了。余杭區瓶窯鎮銘欣養殖場場長費優銘稱:“現在每養一頭豬,就要虧150元。”
為了減少飼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新欣公司準備用小麥替代玉米來加工飼料。但對這一計劃的效果,孔偉東也沒什么把握。“主要是豆粕沒法替代,另外,如果大家都想到用小麥替代玉米,小麥的價格也會漲上去。”
事實上,除了豆粕、玉米之外,飼料的原料麥麩、魚粉價格從5月中旬開始也在大漲,5月初麥皮價格還只有1870元/噸,目前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200元/噸。
養殖戶準備“過冬”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7月15日當周,美國玉米生長優良率為31%,去年同期為66%;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34%,是連續第六周出現作物生長情況惡化。更為嚴重的是,嚴重的干旱天氣仍在持續和擴散,美國本土目前已有61%的地區遭遇干旱災害。更為不利的是,南美產區出現了一次嚴重干旱,導致南美大豆出現1700萬噸的減產。
浙商期貨農產品首席分析師徐文杰認為,當前農產品市場行情已近瘋狂,豆類、玉米價格已逼近歷史高點,跟風炒作的風險已經很大了。他預計,短期內會有回調。不過回調的幅度有限,農產品價格仍將會高位運行。因為減產預期、庫存緊張及農戶惜售等因素都為農產品提供了強勁支撐。
“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為80%,而玉米對外依存度為3.4%,大豆價格的國際關聯度遠遠高于玉米,所以當前市場炒作聚焦在豆粕上。豆粕高燒難退,不排除其他農產品跟風上漲的可能。對這點,飼料加工業、養殖業要及早應對。”他說。
浦琴華稱,他現在關心美國的天氣遠比關心本地的天氣上心。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企業原料采購的時機和成本。
同樣的,孔偉東也在關心大洋彼岸的天氣狀況。不過,他說他已經做好了“過冬的準備”。“如果市場行情繼續惡化,不排除縮小養殖規模的可能。”
“除了飼料成本,人工、環保成本都在漲,對養殖戶來說,這個冬天可能會比較長。”他說。
金華養豬戶很糾結
目前,浙江外三元生豬價格普遍跌破14元/公斤,內三元生豬價格更是跌破12元/公斤。是否繼續養豬,成為養殖散戶糾結的問題。
金華溪口村養豬戶傅華偉家中一直有180頭左右的生豬存欄,但現在,豬舍空了一半。4月初,他賣掉了80多頭大豬,至今沒有補充新的仔豬。今天,他又接到農戶的電話,問他還要不要仔豬。他猶豫片刻,還是拒絕了。
春節后,浙江生豬市場價格就一直下滑。記者了解到,2月底浙江生豬收購價每公斤約17元,但此后就開始跌到14.6元。4月底有一輪小幅反彈,收購價到過16元/公斤,但很快就開始繼續下跌。最近一周,外三元生豬收購價已經跌至13.6元/公斤,而內三元品種的生豬收購價更是跌至11.6元/公斤。
部分養殖戶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傅華偉算了筆賬,家里的內三元生豬從5公斤的仔豬養到120公斤的大豬,成本就至少需要1450元。但現在,一頭120公斤的大豬只能賣1400元左右的價格,賺不了錢。
傅華偉的境遇,在采購商單水金處得到了證實。單水金是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部浙江區的負責人。這家公司每天都要收購1萬頭左右的商品豬,是浙江最大的生豬收購商之一。“目前來看,貨源很充足,根本不愁收購的問題。”他說。
相比散戶,規模養殖場面臨著更大的成本。“原本一對夫妻的工資在3500元左右,今年沒有4000元根本請不到人了。”衢州規模養殖企業老板徐永紅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徐永紅身邊多了不少新建的規模養殖場,這是市場上貨源充足,價格無法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他認為:“從長遠看,規模企業通過行業洗牌,會自行進入相對穩定的成熟期,生豬價格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起大落,對企業主、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
微議
@中國玉米網:原料價格大漲同時,豬肉價格仍在走低,導致養殖戶出現虧損,將大豬出欄,部分散戶有退出市場的打算。 @一無需描述的男子:受美國干旱的影響,豆粕價格是一路高漲,與之相反的是受經濟疲軟和房地產不景氣影響,鋼材價格是一路狂跌。一噸豬飼料貴過鋼材的市場行情還將上演多久?
@拔蘿卜官方微博:2011年大豆凈進口占國內消費的比例高達80%以上。因此國際大豆價格的上漲將對國內大豆及其產品鏈造成直接影響,包括食用油和以豆粕為飼料的豬肉價格。
@溫都老師母:美國干旱了,我市養豬戶很受傷,豬飼料豆粕一個多月價格飆升30%。你相信嗎?一噸豆粕的價格比一噸螺紋鋼還要貴。
@北京辛八路:美國干旱致國際糧價暴漲,種業飼料公司受益。美國天氣炒作正愈演愈烈,目前美國約有一半的陸地面積處于中等以上的干旱狀態,創下最近12年來的新紀錄。糧食主產區異常干旱的局面,使得美國大豆、豆粕、玉米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三農市場播報:市場認為美國干旱帶來的糧食價格上漲,使得具備資源屬性的種植業受益最直接,其次是成本傳導順暢的優質飼料企業;對價格傳導不充分的油脂類企業及需求不旺的養殖業來說,影響相對負面。
來源于:浙江在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