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阿里牧
2010年7月,筆者在臨床中遇到一例山羊免疫注射口蹄疫O型-亞洲I型雙價滅活疫苗后出現過敏反應的病例,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臨床癥狀及診斷
2010年7月19日上午9點,江蘇省濱海縣通榆鎮西沙村村級防治員給本村養羊戶王某所飼養的43只達到口蹄疫疫苗免疫日齡的健康山羊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疫苗品種為口蹄疫O型-亞洲I型雙價滅活疫苗。注射方式及劑量均按疫苗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肌肉注射,每只注射1毫升,其中8只懷孕母羊沒有接種。2個小時后,接種過疫苗的山羊陸續出現癥狀,輕的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稍升高,站立不穩,反芻減少,瘤胃臌氣;重的表現為焦躁不安,聲音嘶啞,癱瘓在地,呼吸加快,呼吸困難,可視黏膜充血,肌肉震顫,嘴角出現白沫,瘤胃臌氣明顯。畜主立即用小柳條橫銜于瘤胃臌氣的病羊口中,把健胃藥給所有病羊灌服。到下午2點,有1只病羊因病重死亡,其他未見好轉,而8只未接種的懷孕母羊則一切正常。筆者根據畜主在電話中所描述的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初步判斷為口蹄疫疫苗過敏反應。見到病羊后,進一步確診,按照疫苗過敏反應進行治療。
(二)治療
對所有發生過敏反應的病羊,立即肌肉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4毫升/只;對有肌肉震顫癥狀的病羊,用1%硫酸阿托品肌肉注射,4毫升/只;對體溫升高的病羊,用80萬單位青霉素(2瓶)+2毫克地塞米松注射液(2支)治療;對食欲不振的還可配合使用2毫升維生素B1(1支)、1毫升維生素B12(1支)、2毫升維生素C(1支)進行輔助性治療;對瘤胃鼓氣的病羊,在羊左側肷部三角窩中央部位剃毛消毒,用已消毒的16號注射針頭插入,緩慢放氣,以減輕瘤胃內壓,解除呼吸障礙,氣體不能1次排出的可再次排氣。放氣后,再用小蘇打粉(按10克/只)兌水灌服。
除當天夜里又死亡1只外,第2天早晨全群羊只基本恢復正常,已開始少量吃草。再用80萬單位青霉素(2瓶)+2毫克地塞米松注射液(2支)+2毫升維生素C(2支)注射治療1次。全群恢復如常。
(三)小結
1.養殖戶要加強飼養管理,確保接種動物營養需要,以減少因營養不良、體弱造成的應激因素。
2.防疫人員在進行疫苗免疫接種前應先看疫苗使用說明書,了解疫苗生產廠家批號及有關注意事項,嚴格按說明書上的說明方法使用,不要盲目進行免疫接種;在免疫前要觀察接種動物是否健康,對不健康的暫緩免疫;認真按免疫操作規程進行免疫注射,切忌追趕接種動物和粗暴注射的行為,避免人為應激因素的產生;注射部位要進行嚴格消毒,以防局部細菌感染影響免疫效果。一畜一針,針頭在煮沸消毒滅菌后使用。
3.防疫人員在給接種動物進行免疫接種工作時應做好0.1%鹽酸腎上腺素等相關藥品的準備,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要及時用0.1%鹽酸腎上腺素進行搶救,同時采用適當的輔助治療措施;注射疫苗后至少應觀察10~15分鐘方能離開現場。
4.在高溫季節,免疫注射要錯開高溫時段,最好在清晨進行。
該貼已經同步到 lzm_001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