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丁磊熱熱鬧鬧開始養豬之后,農業似乎成了高科技投資人的新寵。丁磊的豬還沒上市,杭州一群互聯網人養的土雞已經走進了老百姓的菜籃子。
搞IT為什么養土雞?
今年年初,口碑網創始人之一、天使投資人李治國和幾位互聯網圈里的好友一起投資成立了一家農業公司“田園居”,并在寧波四明山水庫找了個山頭,圈了百來畝地,專門養起了土雞。現在這個養雞場里住著5000多只土雞。這個月開始,養了半年的土雞就陸續上市了。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家里養三五只雞,每天有蛋吃,過年殺雞,現在這樣的田園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對這種農業生活特別向往。”李治國說,養土雞,一部分原因是懷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食品安全。看著周圍很多親人朋友每天吃著打滿農藥抗生素的蔬菜和雞鴨魚肉,李治國更想自己能經營一個農場,有健康的東西吃第一,賺錢第二。
“我們以前每天對著冷冰冰的電腦,現在開始要養活生生的生命了。”從互聯網到養雞,對于李治國和他的團隊來說,這個轉變實在是有點大。
因為對互聯網很熟悉,李治國的土雞只在網上銷售。通過新浪微博和自己的網站進行推廣,他開玩笑說,我們的雞也快成了“互聯網雞”了。
目前,田園居的會員超過了800名,不久前的中秋節,他們每天要賣出100多只土雞。一些有孩子的家庭、注重保健養生的人士特別青睞這類生態農產品。
“現在雞場以梅林土雞為主,每個月大約可以上市1000只左右。”田園居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杭英說,“以后規模擴大,還要引進貴妃雞、蘆花雞等其他優良品種。”
土雞很有“性格”
市場上養土雞的個人、公司很多,可是怎么樣的雞養出來才夠土?田園居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杭英給我講了許多有趣的養雞學問。
怎么分辨土雞?可以看雞的個性。土雞們每天在山上亂逛,自己找果子、蟲子吃,很少有人喂,所以土雞都“很有性格”,見到人不理不睬的。不像圈養雞,人一來就往人腳邊跑,以為有吃的。
除了日常的放養外,雞場邊上必須種上一圈大蒜,雞來啄食大蒜,相當于經常給腸胃殺菌。飼養員們堆起牛馬糞,養大量的蚯蚓,作為土雞的美食之一。有時候,飼養員也會故意撒些玉米、谷物在沙地上,讓雞既吃了谷物又吃了沙石,以便促進消化。
在海拔700多米的山上養雞,還要防老鷹,它最喜歡抓雞仔,養上幾只鴨子,一旦有老鷹出現,鴨子會嘎嘎大叫,雞就能及時躲起來。
“可能很多城里人和我一樣,根本想不到,養雞還有這么多講究。”張杭英說。
用“蘋果”的思路做農產品
李治國最推崇的是蘋果公司。在養雞這件事情上,他居然也沒有忘記向蘋果公司學習。
“蘋果的概念是軟件+硬件+服務,我們也在用這樣的理念發展養雞業。”
按照李治國的設想,養雞并非只是養了賣這么簡單,其中還應該包括定制、配送,甚至宰殺等服務。現在,田園居土雞已經給消費者提供配送上門的服務,還有一些個性化的服務。
張杭英介紹,有些消費者喜歡3個月左右的童子雞,有的人喜歡老母雞燉燉補身,公司都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送貨。
李治國認為,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改變不了人們的食物,農業是基礎產業,永遠是有“前途”的。
“哪天丁磊在杭州有空,想請他過來嘗嘗我們的土雞,順便一起聊聊怎么養雞養豬。”李治國笑著說。
該貼已經同步到 lzm_001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