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文才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漲幅較大,養豬一時間也成了熱門話題。記者昨日來到位于廣東省化州市楊梅鎮的正田原種豬場采訪,只見一排排現代化的豬舍坐落在青山綠水之中,這里是省級原種豬場及重點養殖場。
正田養豬場的負責人、養豬專業戶彭作營告訴記者,他正在投資200多萬元建設環保凈化裝置,進行生態養殖。同時把養豬和養魚結合起來,搞立體綜合養殖。該養豬場為廣東、福建、江西、廣西、海南等省區及博羅溫氏、云浮新興食品集團等企業提供優質的種豬豬苗,每年出欄生豬2萬多頭。作為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該豬場帶動周邊2600多戶農民養豬,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彭作營因為豬養得好,被評選為茂名市優秀復退軍人、茂名市勞模、茂名市第九屆人大代表。
對于今年豬肉價格的上漲,彭作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全國生豬疫情復雜,生豬難養,全國生豬存欄量低,供不應求,是市場豬肉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
彭作營認為,養豬戶要抵御風險,必須實現規模化經營。化州成立了廣東省最大的農民養豬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目前有500多戶成員,能繁母豬存欄超過10萬頭,一年至少可產出160萬頭生豬。養豬專業合作社的成立,還帶動了農民學習養豬技術和預防疫病知識的積極性,這對于提高生豬成活率、出欄率和豬肉品質幫助很大。他認為茂名地區的生豬疫情控制得很好,生豬出欄穩步增長。
面對生豬價格上漲形勢,茂名市建設廣東省最大的生豬生產基地,每年外調生豬200多萬頭,保障生豬市場供應,平抑豬肉價格。據統計,今年1至6月,茂名全市生豬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680.5萬頭和336.1萬頭,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1%和2.8%.
2007至2010年,茂名市累計實行標準化改造豬場230家,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5億元,生豬年生產能力提升50萬頭以上。據悉,全國最大的生豬加工企業之一--江蘇雨潤集團正與化州市洽談,規劃投資建設生豬深加工生產線,延伸養豬產業鏈,提高農戶養豬附加值。
彭作營提出:“養豬風險大,農民養豬頗為艱難,希望政府更多地關注養豬業,加大對養豬專業農戶的扶持力度,幫助解決養豬企業的用地等實際困難。”
來源于:南方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