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1486|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求奶牛淘汰標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6-7 14:0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場現在計劃淘汰一批牛,但是沒有淘汰的標準。
淘汰除了有被動的淘汰還有主動的淘汰,大家誰有這方面的資料,互相學習學習。{:3_95:}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6-7 15:03:01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沒啥硬指標,利用價值低的時候就淘汰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6-9 08:25:21 | 只看該作者
繁殖問題導致無法配妊的,產出低于投入的牛作為主動淘汰的優先考慮對象。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6-9 08:50:27 | 只看該作者
感覺更重要的應該是盡量做正向淘汰,避免逆向淘汰。見過一些牛場因為管理不善使品質好的牛淘汰掉了,而留下的是抗病力強,產量低的耐粗飼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1-6-9 12:34:02 | 只看該作者
對于3胎以前和7胎以后的奶牛及時淘汰,有利于保持合理的牛群結構而充分的發揮其產奶潛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6-9 12:37:36 | 只看該作者
奶牛的早期選種方案


長期以來,由于發展奶牛首先是發展頭數的需要, 對母牛群的早期選種工作尚未受到育種工作者高度重視。隨著我國加入WTO, 奶牛的育種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戰。今后穩定牛只數量,提高單產水平是奶牛發展的必然趨勢。奶牛場采取了淘汰一些低產的成母牛, 并選擇優秀后備母牛留養的措施,以提高奶牛的經濟效益。然而如何淘汰低劣牛只, 選留優秀母牛參加生產和擴繁, 成為奶牛場發展的關鍵所在。 為此我們對奶牛群早期選種方案進行了探討, 并在天津市兩個較大型的奶牛場實施,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調整母牛群結構,制定成母牛群的早期選種方案
要制定奶牛群的選種方案首先必須調整好奶牛的牛群結構。我們把一個奶牛場中牛群的年齡和胎次比例稱為牛群的年齡結構,而把牛場中核心群、生產群和淘汰群的比例稱為牛群的遺傳結構。對成母牛群而言,在一般情況下, 其年齡結構為:1-2胎母牛占成母牛總數的40%, 3-5胎母牛占40%, 6胎及其以上母牛占20%, 老弱病殘母牛應當淘汰。其遺傳結構為:核心群占成母牛的30%, 生產群占60%, 淘汰群占10%。對成母牛群每年都應按上述結構比例進行調整, 以保證牛群結構的動態平衡。


牛群的年齡結構和遺傳結構應相輔相成, 年齡結構可以根據母牛的實際年齡或胎次結合產奶量進行調整。遺傳結構的確定比較復雜, 必須按照系譜資料、本身生產性能和外貌表現綜合考慮進行調整, 從而確定核心群、生產群和淘汰群。天津市奶牛育種站每年向各奶牛場公布上年度各奶牛場的生產性能信息資料。得到數據后, 奶牛場可根據牛群中頭胎牛的系譜資料和平均產奶水平, 選擇50%的優秀頭胎母牛作為預選核心群, 對進入預選核心群的牛再進行體型線性評定, 根據結果淘汰部分體型不合格的牛, 約保留30%的頭胎母牛列為核心群。同時再對以往核心群牛進行評定, 淘汰年老體弱或生產性能較低的牛只, 將其并人生產群或淘汰群, 確保核心群牛占成母牛總數30%的動態平衡。


將頭胎牛產奶水平排在平均數減一個標準差(X-δ)以下的母牛,作為預選淘汰群, 約占頭胎牛的16%, 然后對預先淘汰群的母牛逐個分析產量低下的原因, 將確屬于遺傳水平低下的母牛列為淘汰群, 淘汰群約占頭胎牛總數的10%。列入淘汰群的頭胎母牛并不一定馬上淘汰, 而是將其并人以往淘汰群, 視其生產性能表現及經濟效益定出逐步淘汰計劃。可以看出,根據頭胎母牛生產水平淘汰的牛保持在10%左右, 另外10%-15%為老弱病殘被迫淘汰, 從而使牛群總的更新率保持在20%-25%。
生產群的牛包括除核心群和淘汰群以外的所有母牛, 也包括核心群中因年老、體弱而將要淘汰的母牛, 約占牛群總數的60%, 生產群的牛同樣也處于動態平衡中。


2.認真制定選配計劃,使后備母牛群血統脈絡清楚
在選配計劃中應堅持以優配優, 以優改劣的配種原則, 即核心群的母牛,選擇最優秀的種公牛配種, 生產群的母牛也應盡量選擇優秀種公牛配種。
對核心群的母牛,除考慮其產奶水平外, 在配種計劃中,應特別注意體型結構的改良,逐個評定其優缺點, 制定出個體選配計劃。
對生產群的母牛, 可分兩種情況對待, 一部分因調整更新從核心群并人生產群的母牛,仍按原配種計劃進行;另一部分是根據頭胎母牛產奶量列人生產群的母牛, 可用較優秀的年輕種公牛配種, 因其精液價格便宜, 受胎率高, 遺傳品質比較好。
對于淘汰群的母牛, 可選用價格低廉, 受胎率較高的公牛精液配種, 也可選肉用公牛的精液配種, 使其后代轉入肉牛生產。


3.根據成母牛群遺傳結構和后備母牛群生長發育規律, 確定后備母牛的早期選種方案
后備母牛的早期選種方案應從其父母的遺傳品質和后備母牛個體生產發育情況兩方面考慮。其父母的遺傳品質可參照成母牛群的選種選配方案確定。后備母牛的個體發育情況,則應在建立后備母牛的生長發育性能測定制度的基礎上, 確定選種標準。
我們認為后備母牛的早期選種應著重在6月齡前確定, 以便盡早明確牛只的培育方向。若確認為留種的母犢牛, 應采取乳用牛的培育方案;若確認為淘汰牛, 則可出售或轉入育肥,以盡量減少后備母牛的培養費用。
具體選擇時期和標準如下:
3.1 初生時期
核心群的后代母犢, 除個別有遺傳缺陷或畸形外, 全部選留。
淘汰群的后代母犢,全部淘汰。
生產群的后代母犢, 視其初生重大小, 選擇平均數減0.5標準差(X-0.5δ)以上的母犢留養, 留養率約為70%。
初生時期留養的母犢應占成母牛群總數的35%左右。
3.2 斷奶時期(或3月齡)
由于各奶牛場斷奶時期不同, 最好把第二次選擇統一在3月齡。
核心群的后代母犢, 除個別發育不良或死亡外,全部留種, 淘汰率一般為1-2%。
生產群的后代母犢, 選擇體重、體高都在平均數以上的留種,留種率基本上為45-50%。
3月齡時, 母犢應占成母牛群總數的28%左右。


3.3 6月齡時期
3-10月齡是后備母牛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母牛在這一時期骨骼肌肉生長迅速, 絕對增重逐漸上升, 奠定了生產性能類型和體型外貌的基礎。特別是這一階段的母犢,消化系統發育很快,瘤胃體積增大, 功能逐漸完善, 胸圍和體高的增長都處于整個生長發育的最高階段。此外, 多數奶牛場都在3月齡斷奶, 母牛的適應性好壞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得到充分表現,因此, 6月齡對后備母牛的選擇幾乎是決定性的, 在其以后,母犢牛的淘汰率就極低了,這時期的選種,應視其胸圍、體高和體重三個性狀的相對發育情況而定, 留種率約為90%。
6月齡時,母犢應占成母牛群總數的25%左右。
對這一時期的牛群,應及時分析其生長發育狀況, 隨時調整飼養管理方案, 以實現早期配種的目標。
3.4 配種時期
配種時期的母牛, 除個別有繁殖障礙外, 一般全部留種繁殖。但達到配種體重的年齡仍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 應記錄這一性狀的個體表現, 以便為核心群的選擇提供參考。
為操作使用方便, 我們參照荷斯坦牛生長發育規律, 結合天津市奶牛群生長發育狀況,將上述后備母牛早期選種方案列表如下:


表 奶牛后備牛早期選種方案


選擇時期 核心群后代 生產群后代 淘汰群后代 留養母犢占成年母牛的比例
初生時期 留養率100% 初生重38kg以上的留養留種率為:70-75% 留養率為:0 35%-37%
3月齡時期 留養率98-99% 生產群后代體重達90kg、胸為100體高90 cm以上者留養,留養率為45%-50%。 27%-29%
6月齡時期 無論核心群還是生產群的后代,凡是體重達到160kg、胸為125cm、體高102cm以上的留養,留養率為90%。 25%左右
15-16月齡(配種)時期 除極個別因繁殖障礙淘汰外,均予留種 20%-25%

注:由于各地區牛場飼養管理水平有所不同,表中的具體選擇標準和選擇項目,可根據本場牛群的實際情況,參照使用。


4. 小結
4.1 奶牛早期選種方案應分為成母牛群的早期選種和后備牛的早期選種兩部分討論。這兩部分相輔相成, 互相促進。成母牛的早期選種方案主要依據頭胎母牛的生產水平和體型結構, 將其分為核心群、生產群和淘汰群,其比例為3:6:1。后備母牛群的早期選種方案, 則要根據其父母的遺傳品質和后備母牛的個體發育情況兩方面分階段而定。


4.2 成母牛群的早期選種工作是逐年進行的, 首次選擇的準確性可能在今后的選擇過程中得到確認和驗證。后備母牛各階段的選擇對每個個體來說, 終生只有1次, 是不可以重復的,因此應堅持多留精選原則。另外, 各階段留養后備母牛的數量還要考慮到奶牛場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母牛群的年更新率。我們認為, 各時期母犢的留養數占成母牛總數比例分別為:初生時期35%-37%, 3月齡27%-29%, 6月齡25%左右, 6 月齡以后母牛發育若沒有特殊情況, 一般不淘汰。


4.3 為使奶牛群遺傳結構得到快速改進, 除準確選擇成母牛外, 成母牛群的選配計劃也是關鍵之一。在制定選配計劃時,應堅持以優配優,以優改劣的原則,使后備母牛群的血統脈絡清楚,便于制定后備母牛的早期牛選擇方案。


4.4為了實施后備母牛的早期選種方案, 奶牛場應建立后備母牛群生長發育性能測定制度, 后備母牛生長發育性能測定項目應盡量簡化, 使其既便于生產操作又能對選種選配及飼養管理起到指導作用。我們認為, 初生階段只測初生重;3月齡要測量體重、胸圍和體高;6月齡測定體高和胸圍,體重可估測;15-16月齡可根據體高和胸圍的相對發育情況估重, 主要是記錄初配年齡。對各項記錄,每年至少要統計分析一次, 得出表型參數, 以便為確定各階段母牛選擇的標準提供依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1-6-9 12:45:26 | 只看該作者
怎么選奶牛呢?
一般的奶牛,現在黑的比較多,基本上是在前肢膝關節以下、后肢飛節以下應該都是白的,如果你的牛連腿都是黑的,這個牛一般來講不純。如果整個尾巴三分之一是黑的或者白的,如果尾巴整個一根是白的或者黑的,這個牛也不純。再看乳房,乳房最理想是噴狀乳房,后延前伸,乳經脈很發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23:4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