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ang1020 于 2011-5-25 11:08 編輯 ]
我國目前復合維生素行業發展的概括 復合維生素,作為精細化工和動物飼料產業的結合地帶,是目前許多國內和國際大集團的重要戰略項目,也是許多國內新興力量想借助其樹立品牌形象的項目。可以說,目前復合維生素的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而國內復合多維在未來幾年里的格局也將是從事多維項目的各個公司值得關注的重點,畢竟在目前的這種局面下,只有在未來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目前的堅持才顯得有意義。 (一)、目前復合多維市場格局目前復合多維市場基本可以分為國外品牌、國內大品牌和國內新興品牌三擋。其中國外品牌主要有:DSM(25%)、創荷美(10%)、拜耳(5%)、安迪蘇(5%)四家,合起來約占市場45%的份額;國內主流品牌包括:華羅(15%)、大北農(5%)兩家,合起來占市場20%的份額;新興力量有:富朗特(5%)、福樂維(2.5%)、愛保農(2.5)萬瑞達(2%)。4家代表,合占12%的市場份額,其他品牌占23%。 (二)、各品牌多維項目的優勢及劣勢分析 DSM:作為全球維生素行業的領導者,全球性的跨國企業,也是目前單項維生素A和E的主要生產企業,他們 具有其他公司無法具備的技術優勢、資金優勢但是由于其復合多維的定位相對較高,外資企業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也相對較高,從而使得產品的附加成本很高,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也就很高,特別是從2008年情況看來,DSM的市場份額并沒有在之前的基礎上增長,反而是部分中小客戶有所丟失。所以如何降低綜合成本將是DSM未來發展的關鍵。不過好在DSM也看到了目前自身在這場競爭中的軟肋,所以已經開始嘗試走向飼料產業的更下游,把自己的產業鏈盡量的做長,提升整體利潤,從而導致極有可能多維將不再是DSM今后的戰略重點,這也給其他進入者創造了機會。 創荷美:這個來自荷蘭的巨人進入中國很 多 年了,但是始終感覺有點水土不服,在資源整合上他們先后并購了本土的德佳牧業和來自另一維生素巨頭BASF的復合維生素項目,從而開始了他們在中國的飼料和多維兩個領域的征戰,在此我只想討論其多維的項目。作為同為全球性的大公司,創荷美的實力不用懷疑,可是由于其在品牌抄作上的原因,始終不如DSM那么市場認可度高,而其具有的高成本卻比之DSM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其實創荷美在未來的市場中的發展將完全取決于其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市場操作策略,成則將是多維市場的又一個巨人,敗則可能直接退出或被并購。 安迪蘇:一個介于飼料行業和精細化工行業的模糊身份,使得它做多維本來就 顯得那么的別扭,因為其優勢在單項維生素、蛋氨酸等項目上,而做多維頂多就是在有自己生產部分單體和一個外資品牌的外衣優勢上想多賺取點利潤而已,生產單體的優勢也在單項維生素薄利化的競爭市場下顯得那么的微妙,更何況其生產的單體品種也就兩項而已。所以,沒有飼料行業操作經驗的安迪蘇在以精細化工手段操作屬于飼料產業的多維的時候,他們就算是全球巨頭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拜耳:來自德國的生物制藥的巨頭,不知什么時候腦袋一閃光,就在四川成都生產起了多維,盡管成都的交通運輸條件是那么的不便,也是堅持了那么多年,并看樣子還想繼續堅持下去,不過說實在的,作為沒有自己的飼料板塊的拜耳來說,做復合維生素雖然不缺技術,但是單一的多維產業使得其采購并不是那么的有優勢,說到底,他和安迪蘇的情況差不多,甚至還少那么幾點安迪蘇所具有的優勢,所以未來能保住目前的市場份額就不錯了。 華羅:國有上市公司,在國內的人脈和資金優勢非常明顯,目前涉及飼料、動保、微生物制劑三大板塊,其中屬于飼料板塊的復合多維做得非常成功,每年加上自用和貿易折合近5000噸以上復合維生素,是一個巨大的采購優勢;其多年的多維市場操作為其打下了良好的品牌基礎,并且它還是國內生產維生素A的金達威公司的最大股東。可以說,華羅將成為未來中國復合維生素行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 大北農:同時涉及預混料、全價料、動保、微生態、種業、農業網站等的行業巨頭,以其完善的企業文化和優秀的團隊管理出名。近幾年把復合多維列為了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項目,將得到集團的各項資源優勢的全力支持,每年加自用折合4000噸以上多維的維生素采購,將是不容忽視的采購優勢;作為國內第一大專業預混料供應商在復合多維預混料上的技術優勢明顯,向來以團隊戰斗力強出名的銷售團隊將擔負起多維品牌的推廣和市場營銷工作。可以說,如果在目前國內找一家最有可能做強做大,并在將來的多維市場和華羅分庭抗禮的企業非大北農集團莫屬。 富朗特:一群原來拜耳的精英們,或許早已看到了拜耳的無奈,所以就自己在上海成立了自立門戶的富朗特,主要從事多維和功能性添加劑項目,其中多維在近幾年發展很快,擁有良好的團隊、操作靈活是這個企業的最大的特點;而產業的單一、企業底蘊的不足,必然是企業發展中必須要面對的困難;但是,毫無疑問作為新興多維品牌,它確實做得很不錯了,至于未來能走多遠,這就要看他們整合資源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