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809|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瘦肉精致2.2萬家生豬企業淘汰一半以上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4-7 10:4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lly 于 2011-4-7 10:47 編輯

  “我在外地,這幾天風聲正緊,查得厲害,誰也不見。”3月23日,河南濟源一位王姓生豬經紀人選擇“走為上策”。

  此刻,飽受煎熬的還有中國肉制品行業霸主雙匯——大量肉制品下架,銷售額銳減,加盟店倒戈,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跌停。而對于雙匯而言,最為痛苦的則是其苦心經營20余年的“放心肉”品牌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而這一切,和短短幾天時間飆升為與“三聚氰胺”齊名的“瘦肉精”有關。

  “一天損失一個億”

  3月23日,河南濟源,乍暖還寒。

  雙匯集團布局豫北地區的一顆重要棋子——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濟源雙匯”)此刻亦感受著陣陣寒意。

  3月15日,媒體爆出,河南濟源雙匯收購喂有“瘦肉精”的“健美豬”加工肉制品。

  隨后,雙匯集團兩次發表聲明,坦陳所言不虛,采取召回產品、停產自查、處理相關人員等措施“自救”。

  一石激起千層浪。

  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刺激了公眾敏感的神經,并引發了強烈的市場反應。“沒人買了,我干脆也不賣了,啥牌子的都不賣了,都退回去了。”河南濟源一家小型超市的老板老楊告訴記者。

  “風暴”中心的濟源雙匯廠區更失去了昔日的喧囂,被宣布將無限期停產,廣場上堆滿了召回的產品,工人們無精打采地卸下運回的產品。

  “企業的市場、品牌信譽和經濟效益都遭受了較大的損失,10天時間影響銷售10多億元。雙匯發展(000895.SZ)股票跌停,市值蒸發103億元。”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坦言,這是其有生以來經歷的最大危機。

  事實上,面臨危機的不僅僅是雙匯。

  隨著“瘦肉精”事件的發酵升級,整個肉制品行業都面臨著公眾的嚴厲拷問。“雙匯都有,別的企業呢?還敢信誰?”與“三鹿”相似的一幕在“雙匯”重演。

  “‘三聚氰胺’事件和‘瘦肉精’事件有類似的地方,譬如,企業把關不嚴,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形同虛設,最終釀成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位食品業專家對記者說。

  正在感受切膚之痛的雙匯為避免重蹈“三鹿”覆轍,3月23日,萬隆坦言,未來,雙匯將兌現安全承諾,對產品質量負責到底,落實好“瘦肉精”在線逐頭檢測,實現100%全檢。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河南省內生豬養殖業展開了“瘦肉精”普查。

  據河南省政府通報,該省共抽檢存欄生豬31萬頭,確認“瘦肉精”陽性生豬134頭,抓獲非法加工生產“瘦肉精”犯罪嫌疑人2名,并搗毀犯罪窩點,對72人采取強制措施,監察部門對53名公職人員進行調查取證,移送司法機關12人。

  “瘦肉精”重出江湖,誰之過?

  加工企業“吃不飽”

  “這早不是秘密了,只是蓋子從濟源雙匯揭開了。”河南洛陽一家小型養豬場的老趙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消費者喜歡瘦肉,價位也高,而“瘦肉精”能加快生豬生長,快速提高生豬的瘦肉率,于是,屠宰加工企業、生豬經紀人、養殖戶形成了共同的利益鏈條。

  萬隆亦坦陳,“瘦肉精”是上游產業鏈中養殖環節出現問題,濟源雙匯的豬源在流通環節把關不嚴流入企業。

  事實上,“瘦肉精”流向市場與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息息相關。

  “抽檢形同虛設,實際上很多喂過藥的豬是可以看出來的,大部分檢查都是睜只眼閉只眼。”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雙匯這些年擴張迅猛,導致上游生豬產業鏈和企業屠宰規模不配套,再加之監管方面的漏洞,才出現這么大的問題。

  雙匯集團公開資料顯示,該集團每年消化2000萬頭生豬,而其自有養豬場中規模最大的雙匯萬東牧業公司年生產能力約12萬頭,僅占其年屠宰能力的 0.4%。雙匯集團全部自建養豬場一年出欄生豬約為30萬頭,這意味著雙匯每年所需的絕大多數生豬,都來自于各種規模的養殖場,乃至農戶的散養豬。

  事實上,目前,肉類加工企業自養生豬比例相對較低,自給率高的也僅占六成左右,導致大多數企業“吃不飽”,找豬、搶豬,競爭激烈。

  “生豬是源頭,處于整個產業鏈上游的生產環節,大部分是千家萬戶的分散養殖,養豬戶根據各自經驗養殖,這就難以形成標準化,從源頭就埋下了食品安全隱患。源頭有問題,往下游走很難不出現問題。”九鼎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盈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道。

  “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完整的全產業鏈條的肉制品企業。”河南雛鷹農牧(52.74,-2.16,-3.93%)股份有限公司(002477.SZ)董事長侯建芳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防止“瘦肉精”出現,提高源頭的可控性,應該提高生豬規模化飼養的比例,規模化養殖廠使用的飼料、藥物都有源頭可循。

  事實上,雙匯也意識到控制生豬源頭對企業食品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萬隆強調,“下一步要調整產品結構,加大養殖業的發展,往上游發展。我們現在已經有養豬場,種豬、商品豬,下一步要屠宰場走,把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進一步完善,提高對產業鏈上下游安全的控制力。”

  不過,“殺豬”容易,“養豬”并不輕松。

  養豬容易,養好難

  “其實,大部分肉制品企業不愿意投資到上游生豬養殖上。”中國肉類協會的一位專家坦言。

  “投資大型的生豬養殖企業,受到資金、土地、技術等瓶頸的制約。”侯建芳表示,養豬不算難,都會養,但是養好很難。建設大型的養殖場,前期建設投資很大,收益也比較緩慢,沒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支撐,很難做好。

  2009年,雙匯在河南葉縣投資建設的葉縣雙匯牧業,年出欄20萬頭商品豬,投資約2億元,相當于1萬頭豬需要投入1000萬元。

  除了資金,投資大型的生豬養殖企業存在的巨大風險亦使眾多肉制品企業不愿涉水。

  “其實,養豬的技術條件要求是很高的,不是人人都能養好的。”有著20多年養豬經驗的侯建芳坦言,養得差的,可能賠得血本無歸。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肉制品企業加強對上游生豬養殖業的控制,可以采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由公司統一提供豬苗、飼料、獸藥,控制養殖的關鍵環節。

  但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尷尬是,公司與農戶松散的合作模式存在“風險”。

  “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必須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才能不斷復制,規模化擴張。只有公司賺錢,農戶不賺錢,或者農戶賺錢,公司賠錢,都是不長久的。”侯建芳表示。

  而對于此次“瘦肉精”事件,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整個行業來說或許是個好事。

  “僅靠出了事一窩蜂檢查,一陣風似的監管行動,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次‘瘦肉精’事件的爆發可能加速產業整合,加速對落后屠宰產能的淘汰,加速上游養殖和下游屠宰走向集中。”張保盈說。

  此前,商務部已表示,未來兩三年中將現有的2.2萬家生豬企業淘汰一半以上,以降低散養及小規模豬場比例,從源頭嚴控食品安全。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4-7 11:01:08 | 只看該作者
養殖戶有難言!消費者是導向,其實都是自己在給自己挖坑!自己在欺騙自己!人類的悲哀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4-7 11:10:18 | 只看該作者
市場需要正確的引導
不要天天拿肥肉嚇唬人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4-7 17:37:04 | 只看該作者
有貓的地方必需要有老鼠,因為老鼠多了,貓的生活才能過得滋潤,所以要想沒有老鼠,就要先滅貓,或者管好貓,否則食品永遠都不安全。那么誰是食品安全的貓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1-4-7 22:00:12 | 只看該作者
該省共抽檢存欄生豬31萬頭,確認“瘦肉精”陽性生豬134頭,

134頭?可信度有多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1-4-8 07:11:59 | 只看該作者
信任危機不是一天形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1-4-8 09:42:33 | 只看該作者
哎,畜牧業難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1-4-9 11:53:14 | 只看該作者
受傷的都是農民,都是弱者,所以,把自己做成強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1-4-10 07:24:48 | 只看該作者
共贏才是硬道理,雙匯只所以吃虧就是吃在自己吃的太多,卡的標準太高,追求自己的利益太多,而忘記了老百姓其實才是他們真正的衣食父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4-10 08:22:35 | 只看該作者
生豬企業淘汰一半以上?不喂“瘦肉精”,還是好企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13: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