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產地與分布
贛州白豬主產于江西省贛州市郊區。分布遍及贛州地區南康、贛縣等19個縣、市。
2、生長環境
贛州地區位于江西省的南部,是南嶺山脈北緣的延伸地帶,章、貢二水縱貫贛州市、南康縣、贛縣,并在贛州市匯成贛江。產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年平均氣溫18.5~19.5℃,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業生產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中以甘蔗、蔬菜、大豆、油菜、花生為多。建國后,農、牧業生產發展很快,以農牧結合為主要生產形式的農業經濟,要求養豬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加之糧、豆、油加工業及制糖業比較發達,飼料條件較好,青綠飼料豐富,為豬種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經濟條件。
3、外貌特征
贛州白豬體型中等。額部有明顯菱形皺紋,面微凹,嘴筒圓而稍短,耳短寬呈桃形,手伸向前半垂下,母豬頸中等長而稍細。體軀較深,背腰寬而平,腹略垂而不拖地,后軀較豐滿。四肢粗壯結實,蹄堅系短,尾長而粗。鬃毛稀疏,皮膚粉紅而富有彈性。全身被毛白色,額部有小塊黑斑。有效乳頭6~7對,排列均勻。
4、品種性能
贛州白豬公豬體重157.99±3.79公斤,體長145.9±l.90厘米,胸圍128.79±1.26厘米;母豬體重129.78±0.78公斤,體長134.68±0.36厘米,胸圍120.83±0.37厘米。小公豬在4~5月齡性成熟,初配體重為70公斤,一般可使用8~10年。母豬一般在4~5月齡開始發情,發情持續期3~4天,初產母豬產仔數平均為11.01頭,經產母豬產仔數平均為12.5頭,仔豬的日齡窩重125公斤以上。在每公斤配合料含可消化能2.77兆卡,可消化粗蛋白76克,平均日采食配合料為2.2公斤,青料2.2公斤的飼養水平下,平均日增重526.41克,料肉比4.13∶1,屠宰率74.42%,成年公豬體重157.99公斤,成年母豬體重129.79公斤。肉味鮮美,胴體瘦肉率達46.41%。用贛州白豬作父本為本地母豬進行雜交,其雜種優勢率平均在16%以上。用贛州白豬作母本,與大約克夏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等外來豬種雜交,其后代的瘦肉率均在50%以上。
5、綜合評價
贛州白豬具有早熟、快長和屠宰率較高等優點。但瘦肉率和繁殖力還不高。
本文來源: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中心
贛州白豬.jpg (192.9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3-21 15:49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