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容易出現雨雪天氣,使玉米等飼料原料發生不同程度的霉變。而人們只重視夏秋季節飼料防霉,卻忽視了春季防霉,以致不少畜禽采食發霉飼料后出現中毒。因此,要做好防毒、去毒與解毒工作,保證畜禽健康生長。
預防三訣
減少污染 飼料廠在采購原料時要加強檢查、驗收,防止霉變原料進廠,保持飼料倉庫、加工運輸設備干凈,對生產線要定期檢查清理,對出現霉變、結塊的飼料要徹底清理干凈。
控制原料含水量,保持環境干燥 一般要求飼料原料的含水量不超過13%,對含水量超標的飼料原料應及時曬干。貯存飼料的倉庫應通風、陰涼、干燥、地勢高,底部要用木板架撐隔,堆放高度不應超過14層(袋)。對貯存較久的原料要定期進行水分監測,含水量超標的應及時采取措施。
適當添加防霉劑和抗氧化劑
當飼料中的含水量高于安全貯藏含水量上限標準時可考慮添加防霉劑。醋酸防霉劑:將兩份醋酸和1份醋酸鈉混合,加入1%的三梨醇攪拌均勻、干燥,使用時加入1%,貯存的飼料90天以內不會霉變。丙酸鈣(丙酸鈉)防霉劑:使用后可避免飼料溫度升高,可降低動物腸道中大腸桿菌數量,使黃曲霉菌失活,一般添加量為0.2%~0.4%。克霉凈:在每噸飼料中添加0.5克克霉凈,貯存的飼料在60天內不會結塊。另外在飼料中添加0.2%的富馬酸二甲酯防霉也有明顯的效果。對易氧化的原料,如在每公斤魚粉中添加750毫克山道喹,對抗氧化和防霉也有極好的作用。
去毒三法
篩選法 利用機械或人工方法先對飼料進行挑選,剔除霉變飼料,然后將霉變的飼料進一步干燥,以達到去毒防霉變的目的。
漂洗法 對玉米、大豆等顆粒狀原料,可在粉碎后用清水漂洗,或用2%的石灰水進行反復漂洗,即能除去霉菌毒素。
熱處理法 對于餅粕類原料,在150℃溫度下焙烤30分鐘,或用微波加熱8~9分鐘,可將48%~61%的黃曲霉毒素B1和32%~40%的黃曲霉毒素C1破壞。
解毒三方
畜禽采食了發霉變質的飼料后會發生中毒。其癥狀因飼料的霉變程度、采食的多少和采食時間的長短而不同,輕者出現胃腸炎、拉稀,懷孕母畜流產,重者出現神經癥狀甚至死亡。家畜中毒后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消瘦,腹痛、腹瀉,幼畜常出現神經癥狀,行走不穩,癱瘓,震顫,懷孕母畜常發生流產和死胎。如果輕微中毒,停喂霉變飼料即可,不需用藥;如癥狀較重或飼喂時間較長的,可采用緩瀉法進行治療。
牛 用硫酸鎂500~800克一次內服,對懷孕母牛可選用液體石蠟500~1500毫升一次內服。
豬 用人工鹽50~100克加土霉素2~10克一次內服,對懷孕母豬可選用植物油100~200毫升加土霉素5~10克一次內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