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產地與分布
江蘇省太倉種豬場作為中國唯一選育小梅山豬的國家級種畜場,以太湖豬中的梅山豬為素材,經二十多年,精心選育出來優秀類群--小梅山豬,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太倉、昆山以及上海嘉定等地。
2、外貌特征
小梅山豬以其體形略小、皮薄、早熟、繁殖力高、泌乳力強、使用年限長和肉質鮮美而著稱于世界。小梅山豬外貌清秀,頭較小,額面皺紋淺而少,耳中等大小、薄而下垂,皮薄毛稀,背腰平直,四肢結實有力,四肢蹄部白色,乳頭排列均勻,乳頭數多為16-18枚。
3、品種性能
小梅山豬維持營養需要少,產仔多,利用年限長。經產母豬均產仔14.6頭,同時瘦肉率達到47.5%,生長速度達到438克/日,長梅、約克梅二元母豬二胎以上。平均產仔數達13.4頭,長約梅三元肉豬日增重達653克/日,料肉比為3.21∶1,胴體瘦肉率提達到59%。
4、飼養要點
一般采用圈養形式,圈內墊土或墊草,精料以大麥、米糠、麥麩為主,青料以蘿卜、南瓜、青草和水生飼料為主,這些飼料磷多鈣少,不利于骨骼發育,而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發育。
5、試驗示范情況
由于小梅山豬繁殖力高,肉質鮮美,受到國外的重視,自八十年代以來,已先后出口到日本、美國、羅馬尼亞、朝鮮、泰國等國。
小梅山豬 .jpg (30.83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3-9 10:09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