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zy8604 于 2011-2-23 14:48 編輯
按Steward(1997)方法測定,以純棉花在瘤胃液中培養48小時(38 ℃ )的消失率代表瘤胃液中纖維素酶的相對活力。
在實驗中,我用的是亨氏管保持的厭氧環境,遇到幾個問題:一、試驗中用的金屬濾布是不是用的特殊的金屬?加入重鉻酸鉀后在沸水浴,溶液的顏色發生了改變。金屬濾布中的鐵和重鉻酸鉀發生了反應,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二、用的金屬濾布是不是要稱重,保持單一的變量?三、配制的硫酸亞鐵銨溶液是不是要進行標定?在網上查了下,有的是用重鉻酸鉀標定,那么用公式中的V1就可以算出來。按照國標是用的高錳酸鉀來標定。
具體方法見下(也是參考其他人的): 按Steward (1997)方法測定,稱取5毫克脫脂棉于試管中,加入Menke培養液1毫升,再加瘤胃液2毫升,混合后在38℃恒溫水浴振蕩器中厭氧培養2天。取出后放在金屬濾布上(200目)過濾,在依次用水、2mol/L氫氧化鈉、水、2mol/L醋酸、水沖洗。吸干,連同濾布一起移入50毫升錐形瓶中。在錐形瓶中加入0.36mol/L重鉻酸鉀5毫升,沸水浴30分鐘,冷卻后加入15毫升蒸餾水,2滴鄰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劑,用0.2mol/L硫酸亞鐵銨滴定到終點(由紫紅色變成藍色),記錄所消耗的毫升數(V3).用未被瘤胃液作用的5毫克棉花,按同樣操作做空白對照。記錄所消耗的毫升數(V2).以純棉花在瘤胃液中培養48小時(38℃)的消失率代表瘤胃液中纖維素酶的相對活力。
纖維素酶的相對活力%=(V3-V2)/( V1-V2)×100%
其中,V1為5毫升0.36mol/L重鉻酸鉀所需0.2mol/L硫酸亞鐵銨的滴定毫升數。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