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產地與分布
該羊為短毛型肉用綿羊品種。原產于英國英格蘭南部的多賽特郡。19世紀末用邊區來斯特羊、南丘羊和美利奴羊等與原來有角道賽特羊進行雜交培育而成。
該品種最先被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引入。英國用作非季節性產羔的母系品種,以其與蘭德瑞斯羊雜交,可使母羊1年2產,生產肥羔;新西蘭用作生產肥羔的父系品種;澳大利亞主要用于與邊區來斯特、美利奴母羊雜交以生產肥羔。
我國已多次從澳大利亞等國引入,主要飼養在陜西、黑龍江、新疆、河南、河北等省、自治區,以其為父本,與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同羊等進行雜交,生產肥羔,并用以改良提高或培育新種。
2、外貌特征
該品種公、母羊都有卷曲的角,被毛白色。體軀長、寬、深,肌肉豐滿。成年體重:公羊102-125千克,母羊75-90千克。
3、品種性能
剪毛量2.3-3.2千克,毛長7-10厘米,細度50-56支。母羊全年發情,產羔率130%~180%,最高可達220%。4月齡胴體重;公羔為23.4千克,母羔為19.7千克。
本文來源: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中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