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場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糞污處理和病畜隔離區等。
(1)生活管理區 包括與經營管理有關的建筑物。應建在奶牛場上風處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
(2)輔助生產區 包括供水、供電、供熱、維修、草料庫等設施,要緊靠生產區。干草庫、飼料庫、飼料加工調制車間、青貯窖應設在生產區邊緣下風地勢較高處。
(3)生產區 包括牛舍、擠奶廳、人工授精室和獸醫室等生產性建筑,應設在場區的下風位置。入口處設人員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泌乳牛舍應靠近擠奶廳。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
(4)糞污處理和病畜隔離區 包括隔離牛舍、病死牛處理及糞污儲存與處理設施。應設在生產區外圍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上的間距。糞尿污水處理、病牛隔離區應有單獨通道,便于病牛隔離、消毒和污物處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