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產地與分布
廣豐牛中心產區和原產地在江西省廣豐縣,故名廣豐牛。廣豐牛主要分布在產區周圍的玉山、上饒、橫峰、弋陽等縣的部分地區。
2、生長環境
廣豐為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2℃,年降水量1649.96毫米,無霜期長達267天。境內為低山丘陵,土肥,坡低,草茂,有利于牛的生長發育;加上交通不便,未受外來品種干擾,為該品種的自群繁殖創造了條件。同時產區多為環山梯田,旱地面積大,山間及農村道路多系風化后的細沙粒構成,牛長期在這種環境下耕作行走,促使廣豐黃牛四肢粗壯,蹄堅耐磨,故有“鐵蹄牛”之稱。
3、外貌特征
廣豐牛公牛頭重而寬,母牛輕而狹。鼻直,額平,枕骨突出1~2厘米,眼睛多突出,似獅子頭;角形分“富字角”、“鷹爪角”、“火叉角”、“扁擔角”四種。公牛多“富字角”,母牛多“鷹爪角”,很多牛的角根可搖動。具有獅子頭、富字角、馬蹄腳的牛耕作力最強。公牛肩峰隆起,高出鬐甲3.5~8厘米,峰頂呈饅頭狀,母牛乳房發育良好,乳頭整齊,距離均勻。蹄黑色堅實,呈圓形(似馬蹄),蹄底周圍突出(呈凹形),蹄縫緊。系短,與蹄部緊密相連。尾長過飛節,尾帚大而長。毛色有黃色、黑色、棕黃和棕黑四種,其中以棕黃、棕黑色多。被毛細密而有光澤,皮薄緊湊而有彈力。
4、品種性能
廣豐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13.2±5.4厘米,124.3±7.2厘米,153.2±8.5厘米,16.7±1.2厘米,277.0±49.4公斤,成年母牛分別為:107.0±5.1厘米,119.4±6.4厘米,145.8±7.2厘米,15.4±0.9厘米,231.0±32.8公斤。產肉性能較好,平均屠宰率為46.98%,胴體產肉率平均為78.6%。母牛1.5歲開始發情,2歲開始配種。一般3年2胎。
5、綜合評價
廣豐牛具有體型緊湊、胸部發達、胸圍率高、肉用性能好、肥育效果顯著等優良特性,但仍存在體型偏小、產肉量不多、后軀發育較差等缺點。
本文來源:北京農業數字信息資源中心
廣豐牛.jpg (17.0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2-11 13:23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