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比較大的肉牛育肥小區,都有成排的育肥牛舍,都是尖頂的房子,每棟長100米,寬20多米,里面從中間分成兩個區域,兩邊各自都有許多個隔斷。
這些隔斷是用鋼管隔成的小單元,寬6.5米左右,長10米左右,每個單元里住著8-10頭牛。這樣可以保證每頭牛的活動面積在6.5平方米左右,這個6.5平方米不是隨便定的,而是經過科學計算得來的。
為什么說給每頭牛6.5平米的活動空間比較科學呢?這就得說說架子牛的一個習性了。
由于架子牛正處在青壯年期,打打鬧鬧是常有的事。這些牛總是這么打打鬧鬧的,場地要是寬闊了,讓它們真拉開架式打起來,那可就容易互相傷著了。而要是場地太小,牛擠在一起活動不開,對它們的生長也不利。經過反復的試驗,養殖戶逐漸總結出了一個科學的數據:一個65平方米左右的牛舍里住8-10頭牛,也就是每頭牛平均擁有6.5平方米左右的空間是比較合理的。這樣既保證了每只牛有合理的活動空間,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牛每天采完食以后 在這個空間活動能夠有利于它的消化吸收,又能提高牛的育肥效果。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