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菌養雞的好處真是不少,那么是不是把菌種拿來放進雞舍里就行了呢?這可不行。在自然界里,土著菌生長在大自然的各個角落,它們享受著大自然的光照和溫濕度自然生長。要用它們來養雞就得給它們創造一個適應的生長環境。
普通的雞舍一般都是磚瓦結構,保溫效果不錯卻不利于通風和采光。某養殖戶為了提高通風和采光效果,用塑料大棚來養雞。這樣不僅通風和采光效果好了,而且雞棚造價也便宜。但是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怎么來調控,才有益于土著菌的生長呢?
一般蔬菜大棚調節溫度用的是草簾子,而雞棚只需要卷起塑料膜就行了。一般雞的生長和產蛋的最佳溫度,是15℃~20℃。當溫度超過20℃以后,就可以把膜卷起來,溫度就可以降下來;當溫度低于15℃的時候,就把它放下來,溫度就可以升上去。塑料膜既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溫度,還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在夏天天氣熱的時候,還可以增加一層遮光率90%以上的遮陽網。在大棚的頂上還要安裝五個通氣孔。在經常下雨的南方,還可以在通氣孔安個帽子,下雨時雨水就不容易漏進去了。
濕度對土著菌的生長至關重要,濕度如果高于65%,土著菌就不生長了。土著菌不生長,雞的糞和雞的尿就沒辦法分解。所以當溫度高、濕度大的時候,就要把棚子掀起來,降低溫度和濕度。在冬天如果想要降濕,就要將大棚前后兩邊的卷簾放下來,只留狹窄的縫隙,利用煙囪形成的風洞效應,加快雞舍內空氣的流通。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