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粗料比例合理,適當增加精飼料喂量 試驗表明,環境溫度在18℃以下時,每下降1℃,奶牛每千克代謝體重增加維持需要量2.51千焦,需要進食更多的能量飼料以維持產奶及體溫。通常的做法是,每天增加10%的混合精料。另外,在冬季,要控制濕拌料中水的比例,最好喂干料或顆粒飼料;如果采用全混合日糧,水分含量要控制在40%~45%,不能太濕,以免結冰。
(2)防寒保暖,注意畜舍衛生 防大風和賊風的侵襲。牛床要多鋪褥草,避免畜體直接與冰冷地面接觸。不要用水沖洗地面及牛欄,牛排泄的糞尿及污濕的墊草要及時處理。
(3)保證飼料品質,提供充足的飲水,最好給奶牛飲溫水 試驗表明,多飲溫水能夠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冬季青綠飼料較少,所以要相對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含量。同時,要做好飼草的處理和精料的配合。飼料必須清潔新鮮,凍結的多汁飼料、青貯飼料,應解凍后再喂。霉變、腐爛、變質、踐踏的飼料不能喂。
(4)保持畜體衛生,加強運動等日常管理 要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牛體皮膚清潔,改善皮膚和肺的呼吸,改善血液循環。經常刷拭牛體,可使產奶量提高8%~10%。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